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货币政策该如何发力?怎样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精准施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高质量发展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货币政策如何在“稳”字上下功夫?在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方面有哪些工作重点?
易纲:明年经济工作之所以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基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必须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从国际上看,世纪疫情冲击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维护内外部均衡的难度进一步增大,这也要求以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来应对各种外部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进一步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已支持超过42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时,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今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在5%以下,为有统计以来新低。
2022年,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三个“稳”:一是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二是金融结构稳步优化。精准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支持高质量发展。三是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创新政策工具,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下一步,人民银行有哪些具体安排?
易纲: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二是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力度。这两项工具直面微观主体需求,政策设计又是市场化的,具有可持续性,市场反映良好。
明年人民银行将重点做好两项直达工具政策的接续转换工作:一是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二是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还可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
直达工具的实施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原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银行和企业自主决策,更加市场化。二是体现正向激励引导。工具中内嵌了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三是坚持稳健原则。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的同时,鼓励稳健经营,防范风险。
记者:11月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请问这两项工具如何落地生效,以更好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易纲: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是人民银行的重要工作。11月份,人民银行推出了两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一项是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减碳领域。另一项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的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领域,既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也有助于科学有序减碳。
两项工具由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将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人民银行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资金。两项工具政策的落地,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记者: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是否会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易纲:2018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金融委统筹指挥下,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一是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今年以来已经回落到基本稳定的轨道。
二是对一批突出风险点进行了有序处置。影子银行、乱办金融及非法集资等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反垄断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性建设。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等各项制度,金融市场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前期,个别房企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风险暴露。个别房企出险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妥有序化解风险,满足居民和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市场预期正在逐步改善。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形成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总体上看,对市场经济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来处理,压实股东和属地的责任,稳妥化解各类风险,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
新邵县坪上镇退役军人隆重纪念伟大领 袖…
2024.12.285835
-
韶山数万群众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诞辰1…
2024.12.275312
-
新邵县迎光乡中学:班级文化添异彩,校…
2024.12.275755
-
新邵县迎光乡教育督管办:校友荣归启新…
2024.12.275744
-
邵阳邮政多措并举,坚守思想“主阵地”
2024.12.275533
-
四川省达川区委书记倪欣强调:持续加强…
2024.12.264531
-
李志财荣登——2024 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中…
2024.12.265138
-
新邵县迎光乡教育督管办:书香润校园,…
2024.12.24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