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社会高质量的发展
党网四川讯,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思想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新质生产力”就成为世界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自带大量的流量密码。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对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地阐明其内涵;2024年3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总之自2023年9月以来总书记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要求我们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他的一系列讲话和要求从而系统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思想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实现高质量发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首要问题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对于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那么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呢?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概括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这里说明了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于2024年1月30日在20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同时指出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会带来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来源是瓦特的蒸汽机车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的使用,造就了近一百多的社会告诉发展,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现代生活中无法摆脱电的使用和依赖,再次诠释了科技改变人生的力量。
二、新质生产力和传统发展的关系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会议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写到“苍龙日暮还行余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这就是说龙日暮时候(老了)还能够行雨,老树一样的可以开出娇艳的鲜花,结出甜蜜的果实。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扬传统产业基础上,是高层次的发展,当然也是发展新路的过程。
例如广东江门,一个位于地下700米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备受瞩目。它的装置核心,直径35.4米的全球最大单体有机玻璃球由位于江苏泰兴的汤臣科技公司承建而成。“这么大的玻璃球在合拢时,不能有气泡、灰尘、杂质,这是项目最难的地方。”该公司董事长汤月生介绍,为了突破难关,公司新建了高标准化的车间厂房,开辟生产专线,在科研经费上不吝惜、在技术探索上敢试错,最终成功打开国内外高端市场,赢得了有机玻璃领域的标准制定权。(《激活创新引擎 释放发展潜能——多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与探索》,《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1日 08版记者 李晓、郝泽华、苏雁、杜倩、孟歆迪、刘习、张胜、刘梦)
在传统的汽车制造业中,上述记者同时报道: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数字化工厂,400多台机器人正在忙碌,许多复杂流程均由它们完成。仅一条生产线,就能同时生产“纯电、混动、燃油”3种不同动力方案的车型,品牌涵盖13种之多。数字工厂的建造让企业颇为受益,一组数据成为见证:产品质量缺陷下降30%,生产线开动率提升2%,单车成本和工时下降超过10%,生产效率随之提升了10%以上。
上述例子表明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的产业,当然传统产业要想继续焕发生机,核心在于提升创新能力。就像老树一样每年都要护理、保养、除虫,只有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一样的能够焕发新生。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摒弃粗放式发展,转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让传统制造业逐绿而行、行稳致远。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意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要求我们防止一哄而上、不顾实际;同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一哄而上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在1958年我们全国范围大战钢铁就有深刻教训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肆万亿元”的救市中我们的房地产大规模上也有不少的教训,造成房地产的大量泡沫化,因此要再次防止为了GDP的数据好看而不不顾实际大规模地进行房地产的建设投入。不搞单一的模型,我们建设城市,许多城市成为了千人一面。新农村建设也出现这种现象,无论走到农村哪里房子建得差不多,乡村旅游没有自己的特色,结果是除开始有大量的人来旅游外,没有几年就歇菜了。
要坚定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发展观点。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三、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又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系统。只有用顾全大局的观念、整体系统的思维、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科学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参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及整体性、协同性理念。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这就为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1.坚持系统的观念。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在20大的报告就指出坚持系统的观念)在推进改革中,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我们既要从改革的整体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又要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改革既要注意整体问题,又要注重改革的具体问题;既要关注改革眼前问题,又要着眼改革长远问题;既要把各个领域的改革看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又要找到改革不同领域的内在联系。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整体性和具体性的观念、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结合。
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看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而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当代发展形态。
先进生产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因素、现代文明成就的内核
目前和将来主要的改革方向是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2.改革不能脱离实际,要敢于创新。在改革中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谈话:“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
(二)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位置,谋划和部署一系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者:李琼 刘守英,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院长))
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的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持续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参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者:李琼 刘守英,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院长))
同时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把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转化为实际需求,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党的20大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下的新质生产力建设符合和发展了20大精神。
(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历史经验和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先进的知识和文化(不否认同时也传入糟粕的东西和思想,这需要我们去粗取精、扬弃的思想和做法)。中国汉、唐、宋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中心,是因为这些朝代除了自身有非常强大的政治管理水平和强大的文化、科学水平,同时这些朝代也是非常开放的时代;清朝时代出现衰败除了管理和政治制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封闭,造成我们的科技水平落后。
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更加促进开放包容和共同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信息共享、科技交流、文明互鉴日益紧密,这就使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条件需要全球整合。因此,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共同发展。(参见《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作者郗戈,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推动高标准高水平开放创新制度建设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国科技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量质双升、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科技“引进来”扎实推进,外资企业在华布局高附加值环节、参与先进产业链打造和创新链升级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2023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7.3%,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增长6.5%;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9%和4.1%。坚持科技“走出去”和“引进来”,不仅为畅通国际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科技创新协作提供了可靠基石,更为深入推进科技开放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抓手。(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作者:任晓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
在开放中同时要不断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新征程上,我们要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知识产权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健全知识产权安全治理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领域风险防控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守住自主创新命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防范化解知识产权风险挑战。(《筑牢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屏障》作者:马一德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越是扩大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织牢制度型开放的“安全网”。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四)培养急需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根本推动作用。生产力在本质上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生产力的核心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升的基础支撑,人本身的能力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就是最大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厚植新质生产力,人才是根基。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多点爆发,全球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大国竞争异常激烈,外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黑天鹅”“灰犀牛”随时可能来袭,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展,科技创新与国家安全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参见习近平二十大报告)。因此我们要牢牢握住人才,只有人才才能够解决世界难题。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概念,而且指明了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指导了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内江市东兴区应急管理局驻石子镇:余晓东 2024.10.11
党网主编:刘发川
-
西南科技大学熊鹰教授莅临开江中学授牌…
2024.12.215248
-
新邵县坪上镇举办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 能…
2024.12.205743
-
邵东辣椒基地青椒热销 抖音直播助力产业…
2024.12.205302
-
赧水武冈城区水运码头工程项目建设如火…
2024.12.196636
-
好“戏”“廉”唱
2024.12.195279
-
坪上镇召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推进会
2024.12.186453
-
躬耕教坛,以爱育才 —— 记石江镇可风…
2024.12.175290
-
防性侵公益课堂走进青年之家
2024.12.16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