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建设

挖掘县域潜能 发展城乡经济(组图)——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永城)发言摘要

0
2016年06月29日 来自: 思想建设 2485

      自秦置县以来,县域经济就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让县域经济获得了两次“大解放”,国民经济也随之实现了两次“大提高”。如今,面临崭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如何更深层次地挖掘县域经济潜力,让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成长,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桩大事。

    2014年1月起,河南省委、省政府将永城市等10个县(市)改由省直接管理,这是中原腹地一次极具启示意义的“过河”,具有实践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直管县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争当县域发展的排头兵。一年来,各县(市)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近日,光明日报编辑部举办了“全面直管看永城——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专家学者齐聚河南永城,就如何振兴县域经济各抒己见。

      永城有许多接地气的好思路。精抓细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五张名片、一城五区、一区五园等发展思路的提出都是这些年努力的成果。河南省把永城作为第一批全面直管市县,就是要永城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深化改革的先行者以及统筹城乡的示范区。从近年的改革发展实情来看,永城有很多好的实践,展现出了非常好的城乡发展面貌,实践证明,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

    我们要认真总结永城作为省全面直管市县在改革发展中所创造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国家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需要地方基层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更需要地方基层将首创精神展现出来,这会对改革开放起到重要的突破作用。河南省一次划出十个市县作为全面直管,这在全国属最大规模。突破了过去单纯从财政体制方面直管,也突破了单纯从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的角度讲省直管县。目前看来,这次全面直管有更新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考虑直管,将全面直管和新型城镇化密切结合起来,总结永城经验,可以为全省及全国直管县提供经验。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全国两千八百多个县区,如果能做好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就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央多次强调简政放权,现在已将600多项审批权力下放给地方,让市场、企业、地方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如何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如何创新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永城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推广。

      永城市在全面直管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今天的永城已经是一个经济发展、产业齐全、城市功能完备、城乡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的中小城市。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推行的省全面直管县(市)改革是十分正确的。

    县域经济发展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把永城打造成河南乃至全国“省全面直管市”的模范城市。首先要注意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的经济增长极,并及时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做优。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做到“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与当地工业、农业、商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要打通神经末梢,对接国家战略,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近年来我们国家提出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西北开发、东北振兴、东部崛起、东部率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些重大国家战略会影响我们国家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国家战略也是永城战略,因为国家的大环境直接决定永城小环境。

    最后是要坚持和完善既定的好思路,走优势特色发展之路。永城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比如:煤炭吃干榨净、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坚持全城规划一体发展等,对这些好的发展思路和举措要坚持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心一意谋发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的不罢休。

       省县直管改革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索,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四化同步发展的有效实践。省直管县强调减少管理层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扩权强县,全面下放人权、事权、财权和审批权,目的是要让县级地区有更大的自主权,让县域经济活起来、强起来。永城作为省县直管改革试点,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改革的意义所在。

       从目前情况看,中央将做出部署继续推进这项改革。按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有必要制定省直管县法,至少要做出全国省直管县的改革规划。显然,永城的经验总结对中央决策具有参考意义。而对于永城来说,怎样深化改革,我认为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二是坚持党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部门、什么岗位,无论是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用实践来检验。这三句话有很强的理论逻辑,不从实际出发,不按规律办事,就可能遇到挫折,甚至受到惩罚。而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办得怎么样,最终要用实践检验。这三句话应该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从全国来看,目前,农业现代化是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永城是一个农业大县,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农业现代化如何与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相结合,是当务之急的研究课题。现今大家有一个共识,信息化到来以后,通过鼠标种地、网络销售等一系列的变革,现代农业将发生质的变化。最突出的一个认识是打多少粮食不是农业的全部价值标准。农产品产值在GDP中不超过百分之十,但农产品加工成食品的产值会在GDP中占到百分之十八,由此可以看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潜力还可以继续挖掘,产业链继续延伸,精加工、深加工、再加工依然有很大空间。

    农业优势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既农业有景观性,一年四季都可以与旅游观光结合成服务业。可以说,农业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产生效益。农产品的销售方式,过去是田头贸易、集市贸易、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信息化以后将逐步被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所替代。永城非常重视发展电子商务,鉴于农产品电商化是一个极有潜力的产业,怎样通过改革营销方式使农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研究。这样一来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第一产业,而且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综合集成,其功能和效益就难以估量了。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全市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157.6万,拥有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长寿之乡“五张名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着力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域规划、一体发展。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按照“大、小、新、美”四个层面进行规划,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小城市为支点、新型社区为框架、美丽乡村为依托,工农互补、产城互动、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具有永城地方特色的“田园城市”。目前,中心城市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45万。城区及产业集聚区的面积已超过了10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22个社区全部建成后,可以集中35万人,城市人口可达80万。围绕乡镇政府驻地、采煤沉陷区的搬迁安置、工矿企业所在地、旅游景点所在地、其他适宜整合的村等“五大重点”建设新型社区。不适宜建设新型社区的,按照“搞干净、放整齐”、因地制宜、政府主导、不搞强迫命令、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建设美丽乡村。

    二是吃干榨净、循环发展。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拉长煤—电—铝—铝精深加工、煤—煤化工—精细化工、煤—电—新型建材等产业链。建立了亚洲最大的世界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将煤矿的废水做到了循环利用。改造煤矿塌陷区,建设成了24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日月湖。“产粮不卖粮”,拉长粮食—面粉—食品链条,实现了主食产业化。利用芒砀山废旧采石场,投资1.2亿元建设了省级地质公园。

    三是集合要素、集约发展。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四集一转”的要求,产业集聚区形成了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钢铁铸造产业园等“一区五园”的基本布局,五大园区2015年营业收入可超过1000亿元。产业集聚区按照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基础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学校、医院等一应俱全,实现了产城融合发展。

    四是立足区位、集聚发展。永城地处河南省边缘地区,离郑州300多公里,市委、市政府化不利为有利,立足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着力提升道路通达力、环境吸引力、商业辐射力,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将永城打造成集聚带动作用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五是以人为本、务实发展。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从群众角度出发,为群众谋利益。城市创建主导思想很明确,立足于“实”、立足于“民”,城市创建不图虚名,必须是政府主导的才可参与创建,在创建过程中,从小街小巷干起,不搞形象工程。

    六是关注民生、务实发展。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从群众角度出发,为群众谋利益。城市创建主导思想很明确,立足于“实”、立足于“民”,城市创建不图虚务,必须是政府主导的才可参与创建,在创建过程中,从小街小巷干起,不搞形象工程。

    七是强化“三双”,稳定发展。按照河南省委工作部署,着眼“双安”(社会安定、群众安居),推进“双治”(德治、法治),强化“双基”(基层、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中共永城市委书记 吴孟铎)

 

为产业增添文化附加值

张晓明

   

    目前,永城的发展已经初具基础,“黑白产业”的价值链开发非常充分,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城市的框架已经拉开,并进入了一个新的起飞点。这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全面直管是永城重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性机遇,我想就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永城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人口规模要翻番,从50万发展到100万的规模,进入大城市序列,一个资源性城市的全面转型能有此发展机遇实属不易。在这个时候,有必要做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从开发本土资源和摸索本土发展路径出发,把传承文化传统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同时,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我们的城市化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比如,地域性名称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富含了历史文化信息,建议适当予以关注。我认为城市规划部门在审批建筑设计方案时,不但要有“环评”的意识,而且要有“文评”的要求,风格不对、名称与本地文化历史没关系的,就得做改动。

    要将文化产业满足“最终消费需求”与满足“生产性服务需求”两方面结合起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就是要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戏看,满足“生产性服务需求”就是要满足相关产业的需要。事实上,文化产业也是一个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强的生产服务功能,对相关产业有带动作用。永城有很好的农产品加工业,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已经提出不能光卖麦子,要卖面粉,不能光卖面粉,要卖面包。其实,也不能光卖面包,要卖面包品牌,甚至要卖与面包相关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现代体验经济。如今,农产品加工的价值链越来越长,越往后就越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文化创意与设计的力量。因此,拉长产业链不光要关注技术性的附加值,更要关注文化性的附加值,只有依靠文化性的附加值才能把消费与体验相连。

       永城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发展特色经济,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永城地下有优质煤炭,地上产优质小麦,自“一黑一白”发展战略提出起,永城经济便踏出了坚实的发展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发展、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思考中,永城人逐渐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并试图尽最大可能放大自身的特色优势,从而鲜明地提出了“一黑一白”战略。一方面把煤炭产业链不断拉长,形成煤炭、能源、铝工业产业链以及煤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围绕这两大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不断探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煤城工业腾飞。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优质面粉加工业和高档食品工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环境优化,把豫鲁苏皖的多个县市的小麦都吸引到永城来加工,促使永城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优质面粉加工基地之一,也使永城成为传统农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典范城市。

      永城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从“三化协调”战略的自觉认识和大力推进开始的。在工厂增多、城市扩大的同时,永城人坚持发展工业和建设城镇一定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思路,做到了耕地面积不减少、农地质量不下降、粮食产量有增加、农业地位没削弱,表现出了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的责任和担当。

       永城的科学发展呈现出崭新形象是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始的。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永城把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吸引农村人口转移和聚集的战略重点,一方面通过产城融合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尽快把中心市区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城区越来越清洁美丽,形成了宜居宜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永城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重在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思路。近年来,随着永城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增强,永城市努力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把政府的钱主要用到老百姓身上”,教育、医疗、体育、社保、文化生活、环境卫生和生态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数量逐渐增加、品位有所提升。特别是按照省委提出的“一基本两牵动”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展城区教育和公共医疗。永城城乡面貌和老百姓生活的幸福程度有了显著改善,出现了越来越多外地人到永城置业、居住和落户的可喜局面。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简称基层党建网受全国党建文化服务中心主管,是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学习及形象作风的窗口

基层党建公告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内蒙古站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加强互联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建网10周年庆典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建党建联合体为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