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战略思维与领导艺术——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教授

0
2016年07月12日 来自: 组织建设 2839

      我们党历来重视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说:“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这是我们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艰巨历史任务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切实提高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就这个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教授。

 

战略思维是领导科学的核心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报》:“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领域。近现代以来,它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实践领域,特别是运用于治国理政,成为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的核心内容。那么,在您看来,应当如何理解战略思维?领导干部为何应当重视战略思维?

  杨春贵:现在研究战略问题的著作很多。但是,应当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去研究战略问题,即关于战略思维方式的研究,则十分薄弱。真正高水平的科学论述,我认为还是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其中的第一章第三节,题目叫“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根据毛泽东的论述,我认为可以给战略思维下这样一个定义,即它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其本质就是通过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的关系,达到实践整体和长远的最佳效果,即全局的最佳效果。这一思维方式是由事物的本性所决定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不但作为矛盾而存在,而且作为系统和过程而存在。作为系统,它包含诸多要素;作为过程,它包含诸多阶段。事物的全局,就是由诸多要素和诸多阶段按照一定方式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相对全局来说,各种要素、各个阶段都是局部。一切实践活动,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过程性,决定实践的主体必须具有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实践同其他人的实践比较起来,一般总是涉及领域更广、方面更多、内外关系更为复杂、影响更加深远,因而更加需要有全局眼光,更加需要从战略高度去思考问题,处理好各方面之间和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只有具备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才能正确处理战略目标问题、战略布局问题、战略步骤问题、战略转变问题等,才能有正确的战略谋划和战略行动,从而有效地推动事业全局的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的同志说,战略思维既然研究全局活动规律,那么,它对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就颇为重要,因为他们总揽全局;而我们在地方、部门、基层工作,处于局部地位,做的是具体的事,有什么必要要求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呢?对于这种观点,您如何看待?

  杨春贵:我认为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全局和局部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一局部从一定意义上说也都是全局。毛泽东说:“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相对于全党全国大局而言,你是局部,但相对于你所管辖的部分而言,你又是全局,作为相对而言的全局来说,就涉及一个正确处理各方面、各阶段关系的问题。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县有工农兵学商,有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有重大问题和一般问题,这就要既统筹兼顾,又区别轻重缓急,不可顾此失彼,也不可平均使用力量。

  第二,即使从你所处的局部地位来说,你也需要有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全局意识,以便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局。毛泽东说:“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经常给干部讲课,讲政治、讲军事、讲哲学、讲历史,特别是讲战略,强调“提高战略空气”。他说:“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当地安置小东西。即使当个排长也应该有个全局的图画,也才有大的发展。”邓小平1954年有一个关于地方财政工作的讲话,一开头就说:“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党历来是重视战略的,部队的战士、伙夫都关心战略,只要把战略形势讲清楚,问题就好办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会涉及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大道理与小道理必须讲清楚。”全局和局部缺一不可,但是,必须明确以什么为主导。他说:“地方是在中央领导下的地方,局部是在全体中的局部,因地制宜是在集中统一下的因地制宜,如果两者之间发生矛盾,地方应服从中央,局部应服从全体,因地制宜应服从集中统一。”1961年他谈到妇女工作,也强调要有大局意识,说:“妇女工作一定要管本行,议大事。管事要管本行,议事要议大事,要把眼界搞开阔些”,“妇女干部要看世界,农村妇女也要看世界”。一切工作都有局部同全局的关系问题,都应当懂得全局高于局部、局部服从全局的大道理。这就要求每一个干部都应当具有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他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同志这一论述,对于各行各业、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战略思维以全局利益为最高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其要旨就在于“谋全局”、“谋长远”,这是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请您具体谈谈这个基本要求的内涵。

  杨春贵: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不可陷入事务主义。目无全局的军队,即使能争得几城几地,最终难免全军覆没;目无全局的棋手,纵然能谋得几子几目,最终难免满盘皆输。所谓全局的谋划,就是要善于进行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善于把具体问题上升到原则上去思考,不要就现象论现象,要抓住本质和规律,做到纲举目张。这样才能真正抓住全局。二是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加以思考,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要零敲碎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三是善于把当前的问题放在过程中加以思考,不要急功近利、鼠目寸光。事情要看得远一些。所谓“远见卓识”,远见才有卓识。马克思“两个必然”的结论,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见,我们党关于“两个一百年”的谋划,都是远见卓识,这种思考也就是前瞻性思考。总之,对工作的全局谋划,一定要重视规律性、系统性、前瞻性思考,避免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

  第二,不可因小失大。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利弊相伴而生,有其利必有其弊。智者之智在于谋大利而避大害。中国古人说,“有所得有所失”,“小不忍则乱大谋”等,讲的都是着眼全局的大道理。毛泽东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他批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时所谓“不丧失一寸土地”的主张,说:“他们看问题仅从一局部出发,没有能力通观全局,不愿把今天的利益和明天的利益相联结,把部分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联结,捉住一局部一时间的东西死也不放。”这就叫因小失大。搞改革、搞建设,搞一切工作,均莫不如此。邓小平说:“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邓小平也说:“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所以,有些事处理还是不处理,这样处理还是那样处理,马上处理还是放一放再处理,都不仅要考虑这个事情本身的是非得失,还要考虑对全局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是战略家的眼光。

  第三,必须旗帜鲜明。全局利益是根本利益,丢掉全局就是丢掉根本,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就是原则性、党性;而模棱两可、摇摆不定、随波逐流,甚至颠倒是非,就是丧失原则、丧失党性。我们历来所主张的妥协、让步、退却等等,都是考虑全局需要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是为了实现原则性而实行的必要的灵活性;如果离开了原则性,离开了全局的需要,甚至破坏了全局,那就不是灵活性,而是机会主义,不是策略和手段,而成了目的。这当然是不许可的。细节问题可以讨论,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让步,但关系全局的大事、要事,决不能含糊和让步,在原则性问题上,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和清醒。所谓大智若愚,并不是愚,而是真正的清醒,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如果大事糊涂,那就不可救药了。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在事关党的基本原则和国家根本利益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发声、敢于担当,决不能当“开明绅士”,决不能含糊其词、退避三舍。

 

战略思维应遵循的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了实现“谋长远”、“谋全局”这个基本要求,运用战略思维需要正确处理全局所包含的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阶段与阶段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应当坚持和把握哪些重要原则?

  杨春贵:处理这些关系,应当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把握重点。全局由局部构成,每一局部在全局中都有其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是一般性的,有的是比较重要的,有的是最重要、有决定意义的。我们对于各个局部不可以平均地使用力量,而应当把握重点、突出重点。如毛泽东所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力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对于领导人员、管理人员来说,所谓重点主要有三类,一是主要矛盾和战略主攻方向,二是重大矛盾和战略布局,三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的着力点。

  第二,统筹兼顾。强调重点不是否定其他,而是为了更好地带动其他。这就要求在把握重点的同时,对构成全局的各个局部实行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历来的方针,也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所谓统筹兼顾,一是指对各方面工作要统筹兼顾,不可挂一漏万、顾此失彼。二是指对人民内部各方面利益要统筹兼顾,不可只顾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不顾其他人的利益,更不可不顾多数人的利益。统筹兼顾不是简单的一二三四五的排列,不是形式主义的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而是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比例关系和顺序关系。所谓比例关系,就是何者为重、何者为轻的问题,要有一个优化的比例;所谓顺序关系,就是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的问题,要有一个优化的顺序。一句话,就是处理好轻重缓急的问题。

  第三,开阔视野。系统作为整体,不但在内部存在诸多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在外部存在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做好全局工作,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研究政治离不开经济,研究文化离不开经济和政治,研究党情离不开国情,研究城市离不开农村,研究本地离不开外地,研究今天离不开历史,如此等等。因此,心胸要非常开阔,眼界要非常开阔,放眼世界。

  第四,照应阶段。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立足当前,不要超越阶段。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用幻想的东西代替现实的东西,不能用抽象的可能性代替现实的可能性。现实情况乃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只能去做那些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不要勉强去做那些在现阶段经过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情。二是放眼长远,不要鼠目寸光。阶段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在实现今天任务的同时,要为明天的发展准备必要条件,而不是使明天的发展丧失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具备长远的眼光。战略思维在本质上是预见思维。战略目标的确立,战略步骤的设计,战略布局的谋划,战略举措的选择,都属于对未来的思考,都是预想的东西。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战略。

  第五,抓住机遇。机遇是一种可能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加速发展或实现质的飞跃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主体而言,就是机遇。战有战机,商有商机,一切都有机遇。毛泽东要求我们,“要多谋善断”。多谋,就是多研究,多思考,多商量,特别是要多跟群众商量(走群众路线),多在班子内部商量(坚持民主集中制)。多谋是善断的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但是,多谋不等于善断。所谓善断,一要断得正确,二要断得及时。主观武断固然会丧失机遇,优柔寡断也会丧失机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多谋的基础上,当机立断,才能抓住机遇。1959年3月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曾经比较三国时期几个主要集团的核心人物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别,他说,曹操多谋善断,最厉害;刘备也很厉害,却稍逊一筹,“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袁绍则根本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属于不称职的领导。邓小平反复强调:“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在任何时候,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机遇只是为我们夺取胜利提供了一种客观可能性,要把这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我们用好机遇,善于应对各种挑战,正确和及时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

 

习近平治国理政之战略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问题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我们学习他的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传承就有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外交安全战略方面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国理政战略思维上的开拓和创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杨春贵: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战略思维,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他说:“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他要求我们做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事、着眼大事”。在浙江工作时,他曾明确提出:“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是一把手的根本职责。”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牢牢抓住我们全部工作的主题或主线,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住了这一点,就是抓住了全局,抓住了根本,抓住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定力。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主题、主线,牢牢把握这个根本的战略方向。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定要聚焦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把亿万人民群众的思想、智慧和力量聚焦到这个伟大的战略目标上来,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定要作好战略布局,这就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国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协调推进,既包括了发展的目标,又包括了发展的体制机制、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体现了目标与举措、重点与全面的统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点上,他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他强调,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改革,强调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包括“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要制定“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习近平同志要求,要“站在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决策”。“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世界眼光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它必将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必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总之,一个是政治方向,一个是奋斗目标,一个是战略布局,一个是世界眼光,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和战略思维的基本框架,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理念。对于这些重要论述,我们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实践好。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简称基层党建网受全国党建文化服务中心主管,是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学习及形象作风的窗口

基层党建公告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内蒙古站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加强互联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建网10周年庆典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建党建联合体为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