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三个强化”加强思政课建设
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集中研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部门分工负责,形成有效合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合学生思想状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意见和建议,组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示范教学,分课程拟定“三进”大纲,更新视频资源库和教学素材库。制定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社会热点、学生关注、学校特色,确定研究主题,丰富教学内容,做到研教结合。依托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农研究基地和华中农业大学政治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促进理论研究向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转化。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知行合一,深化理论感知。发挥社团资源教育功能,协同打造“雨露-中国”公益服务品牌,深入开展体验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两寻访、两争做”(寻访农村老党员、争做忠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寻访基层老校友、争做学农爱农的华农新青年)等红色体验实践教学活动,深化理论认同。组织指导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十题百镇”等系列研究体验实践教学活动,深化理论实践。
强化条件资源保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来校指导思政课建设,交流教学经验,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加强保障条件建设,挂牌建设一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社情民意实证研究驻村观测点,为师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建成一批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优质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及相关课程网站,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s、SPOC改革试验,整合课程教学博客、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
展开阅读 华中农业大学的历史
湖北农务学堂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书光绪皇帝,正式奏请兴办湖北省农务学堂。同年10月正式开学。
1903年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办学时代结束。
1912年,湖北省农务学堂在辛亥革命后改建为湖北甲种农业学校。此后,经历了1923年湖北第一、第二高级农业学校,1931年省立乡村师范学校,1933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37年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1940年湖北省立农学院,1950年湖北省农学院等一系列演变。
1938年,侵华日军迫近武汉,学校西迁湖北恩施五峰山坚持办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学校迁回武昌宝积庵。
华中农学院
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取得新的进展。
1957年,华中农学院从宝积庵整体迁址武昌南湖狮子山。
20世纪60年代,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华中农业大学
1985年,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2005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同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
2011年,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西南科技大学熊鹰教授莅临开江中学授牌…
2024.12.215249
-
新邵县坪上镇举办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 能…
2024.12.205743
-
邵东辣椒基地青椒热销 抖音直播助力产业…
2024.12.205305
-
赧水武冈城区水运码头工程项目建设如火…
2024.12.196636
-
好“戏”“廉”唱
2024.12.195280
-
坪上镇召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推进会
2024.12.186453
-
躬耕教坛,以爱育才 —— 记石江镇可风…
2024.12.175290
-
防性侵公益课堂走进青年之家
2024.12.16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