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佛教文化

“农禅并重”的佛教传统正在演变为“商禅并重”?

0
2016年08月19日 来自: 佛教文化 3333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凯朝博士:

历史上的中国佛教提出的“农禅并重”的传统禅修与现今佛教界一部分人提倡的“商禅并重”或“工禅并重”的意义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问题。佛教传到中国的最初时期,应该说,应属是以农业主体经济模式为主的国家,是自给自足模式的自然经济,出家僧侣隐居森山老林,远离世俗社会的一个修持道场,所以说,僧侣如果不自己丰衣足食的话,谈不上学佛行佛,坐禅念佛念咒了,释尊也从来没说过,出家为僧后,立刻就摆脱远离吃喝衣食住行,也需要持久地如法修持之后,方可渐渐觉悟脱离烦恼障和所知障等恶业,成就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等善业,究竟成佛。以往,高僧大德提出的“农禅并重”的修持方法方式结合当时的情况,是应机入世的具体表现。

可是现在与过去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有了根本性的区别,时代发展的这么快,交通各个方面非常便利,如今的人们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家到佛家寺院来的目的主要是需要佛教的精神食粮,现今的佛教僧侣用不着经商,用不着务农,作为出家僧人,把精力主要放在修持方面,严修经藏,僧像僧样、寺像寺样;以佛教的六波罗蜜之一的法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慈布施、无畏布施)给与善男善女以及企业家商人们足够的精神食粮;善男善女们又以物质财力方面的布施做佛教寺院的经济后盾,佛教提倡,众缘合和、互相依赖生存,就像台湾星云大师讲的五个指头一样,五个指头加在一起成为拳头。世人做事,只是社会需求不同分工不同而已。无论做什么,只要勇猛精进,人人皆可成佛离苦得乐;乘愿再来,普度众生。

藏传佛教高僧兰仁巴大师说过:“凡能起到佛的作用者就是佛,这些上师(法师)从事佛的事业,起到了佛的作用,因而就是佛。那么佛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什么呢?佛的主要历史使命就是向能够度化的众生施教善道。上师承担了这样的历史使命,起到了佛一样的责任心,因此,上师就是佛。”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郑志明教授:

佛教讲动机而不论结果,为何要“农禅并重”?为修行与弘法则可,为谋生则不可,若只是农作意义不大,若不修行则有背佛法。同样地“工禅并重”或“商禅并重”的动机与目的何在?为了修行与弘法有必要从事工商行为吗?工商行为与弘法有必然关系吗?若有则可为,若只是为了谋生或募集钱财,或者动机不单纯,那都是违背佛法的行为。

现代社会真正的问题是过度的世俗化,佛教不能只为了投合世俗的需求而忽略了自身的神圣需求。工商行为原本就是极度世俗化的行为,在投入的过程中若缺乏修行的意志,很容易丧失自身的神圣性,完全走向世俗化的社会。若修行者想经由工商的行为来获得弘法的经济资源,先衡量自己的发心是否纯粹,再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生命修持,可以抗拒世俗的引诱。还有从事工商行为能否有助于对信众的开导与启示呢?是否有碍于自身的修行与弘法呢?

佛法是没有绝对,没有一定可以,也没有一定不可以,有佛法则可以,没佛法则不可以。若在心态上与方法上都准备好了,一切都从佛法出发,那么工禅并重与商禅并重有何不可以。问题是真的准备好了吗?能否契合佛法真义,又能引领现代工商行为转向神圣性的弘法布道呢?这需要两方面的准备,在佛法上扩充工商活动的理论体系,在另方面在工商活动提升佛法的实践体系。若这两方面都尚末成熟,还是不要冒然为之。

江苏太仓双凤寺住持、太仓同觉寺住持曙提法师:

对“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这一问题,个人认为:

一、农禅并重的产生农禅并重也好,商禅并重也好,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所产生的。比如农禅并重,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不独是禅宗,实际上当时绝大多数的高僧都是聚集在山林里面修行布道的,或独居、或三或五、乃至千百。一方面由于战乱的原因,百姓颠沛流离,无法供养僧人;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能完全认同佛教托钵乞食的习惯,于是佛教的高僧们开始提倡“自给自足”的在生活中修行的方式,直到唐代的百丈禅师,才正式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修行准则,并沿用至今。

农禅并重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吃饭温饱的问题的,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种修行的方式,比如不仅仅打坐是参禅,下田劳作,乃至吃饭穿衣都是在参禅,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事实证明后来还是有不少的禅师就是在农禅的过程中开悟的。所以,农禅的核心在禅不在农。

当然了,百丈禅师在最初提出“农禅并重”的时候是被同时代的佛教界的许多人批评为外道的。不得不提的是:农禅并重的形成,不仅改变了佛教在印度托钵乞食的传统,而且还产生了佛教后来的大部分的资生事业,随着僧人的增多,寺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产生了比如属于寺院的田产(到宋朝后期很多寺院的田产已经是相当的可观了),寺院的法物流通(生产或者流通香烛、法器)等等,由此可见,这时候的农禅,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农禅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有禅的,个人甚至以为,这样的形势是否可以算“寺院商业化”的雏形呢?

二、佛教商业化的产生佛教商业化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如上文讲到的田产等(现代社会不存在),已经逐步成为寺院的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许多寺院逐渐恢复,但是恢复的同时相关部门也为寺院的建设和管理定下了一个原则:自给自养。通俗的讲,就是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所以,恢复宗教最初的十年,佛教寺院的建设,基本上都是靠出家人自己想办法,动脑筋来筹措资金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大和尚是靠自身的德行来感召人天一起护持的,当然也不免会有一些法师,通过商业运作,或者借助商业运作来恢复寺院的。我觉得这两种情况同样值得敬佩,毕竟不是为个人。到90年代初期,佛教开始兴旺起来,于是有人又看到了商机,提出了一个口号“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于是各地大批的围绕着宗教活动场所的景区、名山相继出现,各场所收取门票也是这个时候兴起的,这在当时,无疑为地方经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确是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收益的,当然了,佛教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真正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直到大家更多的关注到僧团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道风教育了。综上所述,佛教商业化的形成不是简单的人们所认为的少数人,或者几件事就能形成的,用佛法的一句话:“众缘和合”。

三、对于商禅并重这个说法,个人以为第一,理论上是对的,因为,禅是不离生活的,商也是生活之一。但是怎么样在生活中体现禅,这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换而言之,商和禅怎么样才能做到并重,才能既不背离佛家本怀,保持禅者风骨,又能实现商机呢?个人以为,台湾的某些道场很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譬如:慈济功德会的系统里面,也有很多的资生事业,也有很多的商业行为,可是慈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更多的是慈悲济世,关怀世间的情怀,这其实恰恰是禅者在生活中的活泼体现,人们并没有因为慈济参与种种的活动而非议,反而更加的认同他们,慈济也因此在全球的影响逐步扩大,其余的如佛光山、法鼓山等等也是如此,个人以为,这恰恰做到了商禅并重,从教内出发,商禅并重关键在禅,而不在商,这和文化产业,产业文化是同一个道理,你有文化了,自然会形成产业,你有佛法了,自然也会带来经济效益。反过来说,如果一味地围绕如何推广自己的产品,冠上“禅”、“佛”名头,追求其商品本身的价值,则反而舍本逐末,且容易授人以柄,成为众人争议的焦点,所以个人以为,佛教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完善自身,竖立禅风,自然会有人觅宝而来,如果有一天,佛教的道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商场,我想佛教本身也就没有了市场,既然是商业,那么谁都能做,何必要你和尚来呢?我们的资源就是禅,我们的宝藏也是禅,我们的商机更是禅!因此,商禅本来不二,然而还是请以禅为重吧!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简称基层党建网受全国党建文化服务中心主管,是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学习及形象作风的窗口

基层党建公告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内蒙古站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加强互联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建网10周年庆典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建党建联合体为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