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专题

孝老假,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

0
2016年09月07日 来自: 新华网 2344

auto_4327.jpg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民保障的社会化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对于中国人而言,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养老问题。

  近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孝老假”,让员工在其老年长辈生日、老年节以及需要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支持时探亲休假。

  在古代,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五险一金”,基本上也没有退休工资。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一点不少。从周代开始出现初具规模的养老制度,到汉代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孝道,直到明代朱元璋恢复“赐杖”与“赐爵”制度,所有养老措施与制度的核心,就是作为儒家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孝文化。孝文化保障老年人权益,让老年人“老有所养”,是中国古代的“养老保险”。

  时至今日,中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提前迈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空巢”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

  老龄化社会是否会成为国家的包袱?孝文化对当前我国养老还是否起作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叶小文近日表示,如果能够科学筹划,系统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老人,将成为社会的财富。在他看来,孝文化是一种贯穿中华民族历史、浸染于华夏儿女心灵深处的力量。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全民覆盖、保障适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应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三方面的需要,这是评价老年人在晚年生活是否真正幸福的重要标准。

  中国老人对于亲情的需求远胜于其他民族。制度化、社会化的养老保险措施能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周到的照顾护理或社会服务,但精神慰藉方面则必须由子女通过继承和实践中国孝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来实现。

  “孝老假”无疑是践行孝文化、弥补养老保障制度不足之处的有益尝试。它让孝文化回归到养老本位,可以从制度上保证子女有时间有条件给予老人更多的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也是我国提倡孝文化、提高人文关怀、重视养老问题的有力表现。

  今年5月1日,上海开始实施《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条例重申家庭成员“常回家看看”的规定,子女拒不回家看看或将影响当事人信用。有人质疑这样的规定不过是“镜花水月”。在北京提出“孝老假”后,网上对于“探亲假”的讨论非常多,有人点赞,有人唱衰。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种结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做出的尝试,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简称基层党建网受全国党建文化服务中心主管,是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学习及形象作风的窗口

基层党建公告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内蒙古站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加强互联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建网10周年庆典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建党建联合体为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