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动态

一曲退伍军人的赞歌

0
2018年07月25日 来自: 地方动态 5968

一曲退伍军人的赞歌

——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燃气事业部复转军人爱岗敬业事迹点滴写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笔者怀着对军人的无比崇敬之情,来到广安爱众燃气事业部基层站所,分享复转军人军旅生涯中那段难忘的记忆和峥嵘岁月,感受他们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鲜为人知的点滴事迹。我们从站所到班组,每一个岗位每一片环境到处都有军人的身影。他们虽然脱下了戎装,但这身“橄榄绿”长期战斗在燃气生产第一线,在工作中延伸着他们的军人气概和人生抱负,他们是当今爱众燃气事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镜头一


他曾于1987年在北京警卫部队服役,一直担负着保卫中央首长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荣而神圣的工作使命。

他曾经参加过“89风暴”,接受过血与火的洗礼,在执行任务中,头部严重受伤而进行过开颅抢救手术治疗。

他曾经搏击风云,经受名与利的考验,荣获“百名优秀卫士”荣誉。

而今,他退伍不褪色,带着军人的刚毅和智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燃气事业——刘本兵,爱众燃气事业部抢维大队的一名普通的维修工。

1990年12月,刘本兵同志带着对军营的无限挚爱和眷恋回到了家乡广安。原来的他完全可以拥有一份不错而又舒适的工作岗位,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富有挑战性的又苦又累、又具有危险性的燃气维修工作,开始从零出发的漫长历程。虽然刘本兵同志脱下了军装,但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刚接触到燃气行业这份工作,专业知识一窍不通。他硬是把军营中特有的作风、固有的品质全身心的带到工作中去,虚心向老同志学习燃气安装技术和维修技术,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很快掌握了燃气维修及安装技术。

在他担任维修工作以来,与用户打交道的时间多了,一年365天他都尽心尽力为客户服务。不畏严寒、酷暑,他清瘦的身影长期穿梭在大街小巷,为用户宣传安全用气知识,巡查片区管网运行情况,不放过一处安全隐患,让用户放心地使用清洁能源。他所管辖的片区从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在他所管辖的城北片区,历年遭受洪水的侵袭,特别是2011年夏季,广安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他不畏酷暑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心中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哪里出现险情,他都会第一个奔赴隐患现场进行处理,从不推诿。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为保证用户能在洪水退后尽早用上天然气,他不怕脏、不怕累,与其他同事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维护、清洗各类表计和调压设备的工作中去。

雷厉风行、作风过硬、勤于巡视、细心过人来源于他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曾记得一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经过高岩路段时,忽然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多年从事燃气工作经验告诉他:此处有天然气泄漏。他毫不犹豫地飞奔回单位拿出测试仪器对周边进行检查,发现管线接口脱落并立即报告,并通知整改组得以及时整改。他高度的责任心促使了险情得以及时的化解,避免了一场恶性燃气事故的发生。这样的实例在他的工作中数不胜数。“我虽然走出了军营,但我还是一个兵,永远跟党走,忠于人民的子弟兵!”刘本兵的话语铿锵有力。


镜头二


无论春夏秋冬,打霜下雪,每天早上7点过,他就骑着一辆125摩托车上路,开始他一天的工作。他就是退伍老兵杨正林同志。数年的军旅生活造就了他一身固有的过硬素质,为他今天的人生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退伍后,他始终保持“兵”的信念,维护“兵”的形象,捍卫“兵”的神圣,不辱使命,凭着军人的执着和坚韧,用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人生的点滴。杨正林同志退伍不褪色,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行业,他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举,有的只是用春风化雨般的辛勤劳作,迎着流传在职工、用户心中的一声声由衷的赞誉,昂扬走来!

记得在2016年1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钟,天下着大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打电话给杨正林说家里的天然气管道漏气,想请他帮忙维修一下。他二话没说,立马拿起工具就出门。经过检查是天然气低压管线锈蚀造成室内立管漏气。老大爷岁数大了,家中又没有其他帮手,他自己就动手一口气干了一个多小时,管道终于修好了。虽然是寒冷的冬天,老大爷看他头上冒出汗珠,感动得一个劲地道谢。就这样,杨正林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如此普通的事,在他心里始终牢记一句“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的抢险维修口号,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服务承诺。

在2015年寒冬的一个夜晚,天下起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气候异常寒冷。当晚9点20许,广安城南商业街一门市装修,天然气管道突发泄漏,用户立即打电话报警。险情就是命令,而服从命令就是军人的天职。他得知情况后,顾不得多想,穿上鞋袜,来不及带雨衣就疾奔现场。当他闻到刺鼻的天然气味,以丰富的维修经验,及时对四周进行了检查,发现原来是门市装修时,工人不小心把天然气管碰断了,泄漏的天然气正“吱吱”地往外冲。这时,天上的雨雪越下越大,看着门市内高浓度的气体,他与同事一起有序地拉起了警戒线,维持着现场的秩序,并不停地向周围围观的市民解释。同时带领其他同事以最快的速度关闭了两处阀井内的埋地球阀,余气渐渐的在空气中不断稀释,最终没有酿成事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忙碌,抢险工作全面结束,抢险人员悬着的心也随汗水、雨水一起融化了,一阵凛冽的寒风夹着雨雪扑面袭来,他的牙齿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早已被雨水、雪水湿了个透,杨正林就是这样,时刻展现出军人的本色没变,危难时刻,军人一马当先挺身而出。

退伍不褪色,走出军营仍是兵。杨正林同志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他在多年工作和生活的背后,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儿。尽管每天穿街过巷,工作繁忙,他仍努力干好各项工作,工作中他与年轻人比力气,与年轻人赛水平,为了广大的燃气用户,他不服老,因为他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杨正林同志是一名普通的职工,他的事迹并不足以惊天动地,但他的平凡却孕育着高尚,细小中彰显着博大,他把对燃气事业的一片赤诚融于他的行动,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镜头三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王世福同志是唱着这首歌于1976年走进军营的。18岁那年,他怀揣梦想,带着乡亲们的深切厚望穿上了绿军装。在部队,不管是严寒酷暑站岗放哨,还是冰天雪地摸爬滚打,他总能全身心地投入。所谓百炼成钢,军营的历练,使他思想上不断成熟,入伍不到两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多次参加“先代会”、“党代会”,历次被评为“五好战士”、“优秀党员”、“专业能手”、“技术尖子”,曾因技术比武荣获第一,荣立了三等功。一身绿军装伴随他度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多年的部队军旅生活使他始终难忘自己是一个“兵”的身份,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扎根基层,心系用户。他说:“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世福这块“砖”,于1989年12月转业到广安县电力公司,先是“搬”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题写站名的“凉滩电站”搞管理工作,不久被组织“搬”到公司基层的一处电力开关站任站长,后来,一张调令将他“搬”到县天然气公司机关工作。他是农民的儿子,一心想着用户,主动放弃舒适的岗位,要求到乡镇营业所搞抄表工作,后又被“搬”到代市配气站工作。

无论他是在电站、变电站、营业所、配气站的哪个岗位工作,他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开关站工作期间,经组织考察和民主推荐他当了站长,但他淡泊名利,甘做绿叶衬红花,主动让贤,向组织推荐有专业技术的年轻人接任其职务……

2008年夏,组织上根据他的工作能力,将他调入了天然气公司安排在机关工作,而他却要求到基层供气所去从事抄表工作。在供气所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他团结同志,虚心向他人学习,为了尽快熟悉片区表计动态,早出晚归,一遍一遍地走访用户,并很快就成为了抄表内行。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义务承担调压器、阀井的维护,坏表箱的更换、用户漏气的抢险处理等工作。这年的冬天,一些商业用户常出现调压器跳闸的现象,他接到报修电话往往是在凌晨4、5点钟,为了用户的生意不受影响,他二话不说穿起衣服就跑向现场,直到恢复正常供气为止。

“共产党员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王世福同志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并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会主动为领导分忧解难。随着企业改革深化,配气站因岗位人员减少,他想所内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主动要求到配气站上班。他没有豪言壮语,依旧一脑热情地扎进“责任田”辛勤耕作如初。他默默无闻地摸洗设备,定期巡检维护配气设备,清理战场内外环境卫生,整理规范各种工作记录,还义务修剪树枝,清除花台杂草……,如今站内鸟语花香,设备场地整洁卫生,记录完整,配气工作有序开展。大爱无边,大道永恒。王世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复转军人的人生价值。

新时代,新征程,爱众燃气退伍军人这支鲜活的力量,己成为企业的中坚,是国企的幸运。他们用一腔赤诚守护着燃气管网和百姓的平安,用他们固有的优秀的品质和优良的作风,一路践行习近平主席教导:广大军转干部要牢记生命中当兵的历史,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简称基层党建网受全国党建文化服务中心主管,是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学习及形象作风的窗口

基层党建公告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内蒙古站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加强互联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建网10周年庆典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建党建联合体为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