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中区召开全区服务业暨新经济发展大会
党建网9月1日讯(刘发川)四川内江市中区委、区府在内江滨江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全区服务业暨新经济发展大会,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莅临出席会议。区在家县级领导,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区级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招商专员代表参会。区委书记黄志权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总结成绩、表扬先进、凝聚共识,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次会议,是八月“无大会月”后区上召开的第一次全区性大型会议,既是区委、区政府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战略谋划的政治宣示,也是加快推动服务业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誓师大会,对于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再鼓干劲、迎难而上,奋力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和新经济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新时代意义。
为高质量开好这次大会,区上作了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在全面承接、充分吸收省上、市上《意见》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措施》,历经多次讨论、数易其稿,经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会议研究审议,会前已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正式印发实施。同时,区上还自下而上开展了优秀服务业企业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推荐评比活动,配套开展了城南新商圈推介会、电商促消费升级峰会、组织企业家到市中区考察交流新经济产业、邀请四川大学吴良教授对新经济发展趋势与内江产城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作专题培训等系列活动,为大会的召开营造了浓厚氛围。
区委书记黄志权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表扬了先进,并为获奖企业代表授了牌,区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及天府烤卤、新城悦盛、千行你我、卓尔百货4家企业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近年来我区服务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和积极成效,表达了继续推动我区服务业和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态度、信心和决心。区委常委、副区长范长广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招商推介,共同见证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这次会议,我们还荣幸地邀请了内江市经济合作局机关党委书记钟勇和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书记蔡硕到会出席指导。长期以来,市经济合作局、市商务局及有关领导十分关注我区服务业发展,在工作上给予了大力指导,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了诸多支持。钟勇书记、蔡硕书记出席我区服务业暨新经济发展大会并作指导讲话,充分体现了对我区服务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真诚帮助。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莅临大会的市经济合作局、市商务局及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支持我区发展的各位企业家、社会各界朋友、媒休记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着眼全局,顺应大势,准确把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发展服务业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观国外,世界发达经济体无一例外都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主要表现出“四个70%”的特征,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70%左右、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70%。看国内,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自2015年起占比即稳定超过50.5%;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自2018年起占比达到51.4%以上;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019年占比达到49.0%;去年,我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1.24亿元,同比增长8.7%,占比达到59.2%,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和还多18.4%。信息技术变革引发了服务业与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的渗透延伸、互融共进。从服务业与工业的互动关系看,服务业的发展与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等专业领域的创新性结合越来越紧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比如,内江忠利艺术喷泉厂利用电商平台顺利拓展海外业务,于2019年成功打入欧洲市场;我区华玉板簧、兴明泰机械、汇鑫制药等工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做大跨境电商贸易。今年1至7月,全区工业企业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人民币3.37亿元,同比增长99%。从服务业与农业的互动关系看,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新经济形态与农产品销售关系日益密切,成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比如,四川耀你易企播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到花洞村、狮湾村开展直播带货,实现柠檬、桑葚等“四川扶贫”农产品销售收入21万元。依托“柠檬柑橘产品出村项目”,四川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线上天猫直营店“优丽可水果官方旗舰店”搭建,目前实现电商交易额200万元。截止7月,我区电商交易额达50亿元,同比增长22%。可以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引擎。可见,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业发展风头正劲、方兴未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服务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对促进消费回升、推动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抓好新时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作出了顶层部署。可以说,国内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
省委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疫情发生以来,省委审时度势,把“消费促升级”与“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一并作为重要工作思路,摆到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全省服务业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全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一个月后的7月10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和省委清华书记在全会上的讲话,再次对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
市委坚持把服务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五大现代服务业,全市服务业发展呈现总量提升、质量升级、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良好态势。今年7月29日,市委马波书记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上,从“大局大势”“机遇使命”“重点特点”“赋能提能”“保障支撑”五个方面,对全市服务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同时,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内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24条具体措施。我区也认真学习领会了全省、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精神,迅速切实抓好贯彻宣传落实。
遍览中外发展历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服务业占比提升和重要性增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大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纵观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没有服务业大提升大突破,就没有城市核心功能的大提升大突破。
二、科学分析,凝聚共识,更加坚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黄志权指出,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和风险隐患的增多,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委、区府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了成效,我区服务业连续数年在三次产业占比中稳定超过50%。特别是今年,全区服务业工作实现了新跨越,区委、区政府成功获评全省、全市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从总体看,我区服务业已进入了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增强、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而言,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总量持续扩大,但差距仍需缩小。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9.7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91.24亿元,年均增长17.8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25.95%,增长到2019年的59.24%,服务业增加值和占比均实现了翻番。但也要看到,省内、市内其他县(市、区)服务业发展同样迅猛,隆昌市以152.6亿元的服务业增加值和8.8%的增速位居2019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第一;而我区91.24亿元的服务业增加值和8.7%的增速仅分列全市第五位和第六位。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区服务业占比虽达59.24%,超过了全国(53.9%)、全省(52.4%)、全市(49%)的服务业占比水平,但这是基于我区工业总量较小的前提,而非服务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量质齐飞。
二是发展势头强劲,但质量仍需提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业为龙头,持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快构建“5+4+5”现代产业体系,在城南城市新区、白马产业新城两大主战场,以城南新商圈和内江国际物流港为平台载体,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康养、文旅和冷链物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强劲势头。特别是今年,我们顽强顶住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逆势实施产业重点项目112个,同比增加32个。实施服务业项目60个,同比增加20个、增长50%;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81.8%。服务业项目占产业项目总数的53.57%,占全部项目总数的25%。这一系列数据,都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我区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但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占比依旧超过50%,新经济对服务业发展贡献率较低,服务业发展平台较少且作用发挥较弱,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够强等问题还亟需解决。
三是主体培育加快,但龙头仍需增加。2015年至今的5年间,在我区注册的服务业企业由2202家增长到2939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4%。目前,我区共有限额以上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7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分别占全市的16.42%和17.74%。总体而言,我区服务业企业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但市场主体普遍散、小、弱,限额以上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还不够多不够强,增长乏力、遭遇瓶颈,甚至可能出现下降趋势。同时,近年来随着全市新城建设布局北拓,传统商贸服务业北移趋势明显,对我区服务业造成了一定的挤压分流。疫情发生以来,影院等服务业市场主体接连数月不能正常营业,遭受了巨大冲击,不同程度地出现生产难、经营难、发展难。
困难客观存在、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要客观看待、理性分析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短板,以更加积极昂扬的姿态面对当前暂时的困难和挑战。尤其要清晰地看到,市中区具备发展态势持续稳健、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发展共识全面凝聚三大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拥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川南一体化内自同城化三重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要看到国家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要看到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外部利好发展环境;要看到我区疫后消费需求释放的强劲内生动力;要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支持、扶持服务业及各类市场主体提质发展的鲜明态度、坚定信心和有力举措。总之,希望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家拥有重大发展机遇和蕴含的发展潜能远大于当前面临的挑战,我区服务业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阶段。全区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战略定力,与广大市场主体和企业家们一道坚定信心决心,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始终依靠全区党员干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就一定能够推动服务业实现新发展,就一定能开创服务业高质量新局面,就一定能把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三、志存高远,锁定目标,勇担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职责使命
推动我区服务业发展,需要围绕升能级、优结构、增动力、提效率、强品牌,夯实稳的基础、增添进的动能,做足统筹文章,聚焦加快服务业恢复振兴、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四个加快”,大力实施减税降费,全力以赴结对帮扶,千方百计援企稳企,充分激发消费需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为高品质生活提供更优供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导向,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创新融合、集聚转型,优化布局、质效并重,深化改革、开放共享”原则,完善“四圈一带一港一园”发展总体布局,大力发展五大现代服务业,支持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发掘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建成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
今年,我们要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振兴,努力用发展增量对冲疫情影响减量,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力争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力争到202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20亿元以上,实现新经济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5%以上,把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和新经济发展示范区。
四、明确重点,扭住关键,加快推动服务业恢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推动服务业恢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盲目跟风急躁也不行,行至半路折返更不行,必须保持定力,抓住重点,扭住关键,拿出硬招实招,把各项工作抓在关键处、抓到要害上。因此,根据服务业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在工作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原则和取向,一是坚持融合发展提升价值,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动力,三是坚持品质发展优化供给,四是坚持集聚发展提高能级,五是坚持开放发展拓展空间。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去重点着力、关键突破。
一要更换引擎添动力。要着力扭转“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过高、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的现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提升总量、扩大占比、形成主导。在方式策略上,要明确重点、分类施策,聚焦优势行业夯实基本盘,着眼做优产业品质抢占制高点。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五大现代服务业,以重点行业领跑带动全区服务业整体发展,增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要着力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商贸创新转型发展工程,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体验、新地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和消费升级潮流。要加强服务业向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的渗透延伸,用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赋能三次产业。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变革趋势,以新经济为转型方向,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先锋企业、瞪羚企业,集中精力建平台、引项目、抓集聚,抢先布局科技孵化器、自由职业者综合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发展数据经济、智能经济、楼宇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尽快形成抢跑优势和产业影响力,争创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区。要发挥出、发挥好2000万元服务业和新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助推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新经济加速成长。
二要提振信心激活力。受当前经济形势特别是今年疫情冲击影响,人们普遍倾向增加储蓄抑制消费,因此需求不足是当前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促进消费回补和恢复市场繁荣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认真落实《内江市市中区2020年消费促升级实施方案》,以促进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为重点,大力实施培育新消费行动,重点抓好激发新热情、聚焦新热点、提供新服务、发展新模式、营造新场景、延伸新时段、打造新引擎、提升新品质、完善新链条,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全力释放消费需求;同时要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综合整治,持续优化营商消费环境,加速促进市场回暖。要更好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在教育、养老、健康等方面包装推介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促进经济循环、推动消费升级。要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特别是5G等“新基建”建设。
三要建强平台拓潜力。要着力将城南城市新区发展为生活性服务业主要承载地,将白马产业新城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聚集地,全力落实服务业“四圈一带一港一园”区域发展规划,推动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要坚持城南城市新区建设“一号工程”不动摇,加快打造以城南新商圈为龙头的四大商圈(四方块、邱家嘴、乐贤金科商圈),快速做大体量,加快提升质量,全力打造城南新商圈为百亿级商圈,再续市中区商贸繁荣传统,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改造提升六段锦、江华街等特色夜间经济街区,加快发展六段锦夜间经济带,打造内江“外滩”夜间消费新名片;要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体验、新地标,争创省级商业步行街。要加快建设内江国际物流港,大力实施 “225”计划(力争到2025年,入驻知名物流企业20户以上,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0亿元以上),打造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窗口”。要规划建设新经济加速器,加快建设内江新经济产业园,培育发展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电商直播等新兴产业,力争年内入驻率达60%以上,力争到2025年入驻孵化新经济企业50家,打造拥抱新经济、推动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
四要培育主体强实力。要准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多措并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外引内培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头部企业,培育发展更多初创企业、行业小巨人、隐形冠军,鼓励支持“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做好“壮杆育苗”梯次培育。对达到标准、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要及时足额兑现奖补政策。要全力以赴帮助服务业企业纾困解难。免征公交运输、餐饮住宿、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以及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国有房产租金,落实服务业企业用水、用气、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政策。要扎实开展“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落实“一企一策一专班”,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帮助企业共度难关。要大力营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保障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尊商重商的社会舆论环境,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厚植丰沃土壤。
五要开放合作扩张力。要坚定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加快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以保税物流中心(B型)、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内江国际物流港为主体的开放平台,用活协同改革先行区改革红利,大力发展开放性、外向型经济,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找准定位,主动接受成渝双核辐射带动,深入分析成都和重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分布情况,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水平。要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开放和引领性创新,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要引导服务业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积极推动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全面参与外部竞争。要抢抓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机遇,加强与“圈内”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经贸往来,吸引更多外地资本、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区投资兴业。
六要干出特色展魅力。认定了的事情就要认真抓、踏实干,抓就要抓出特色,干就要干出样子。特色,最重要的是差异化、品牌化、品质化,就是要让人想得起、记得住、叫得出。对于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定位,要坚持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和新经济发展示范区目标不动摇;对于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要锁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五大现代服务业不动摇,绝不能今天定明天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加大服务业企业“领头羊”培育力度,大力实施服务业企业品牌培育计划和价值提升行动,狠抓标志性产品培育、标杆性品牌打造、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省级名菜、名师、名店、国家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特色小镇、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金(银)宿级旅游民宿创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影响力的服务业知名品牌,丰富拓展市中区特色内涵。
五、强化保障,做实支撑,汇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服务业恢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区领导要带头示范,落实联系指导服务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要把抓服务业发展摆上重要日程,加强系统谋划,务实有效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统筹力度,及时研究解决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区商务和经济合作局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大力支持配合,汇聚起推动服务业恢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要强化服务保障。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明确了发展重点、强化了政策支持、拿出了真金白银、健全了推进体系,为加快推动服务业和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揽子干货。政府职能部门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及时做好政策对接、政策匹配、政策落实,为市场主体搭建同台竞技、公平竞争的市场舞台,提升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依法履职作为,对企业和企业家要做到守法无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三要强化人才支撑。要着力打造活力涌动的人才支撑环境,以集聚人才厚植发展潜力。要围绕服务业发展全链条引才聚才,集聚一批领军人物和青年才俊,建设一支有知识、懂技能、善实干的产业大军。要建立完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对接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开设电商、零售、物流等服务业和新经济发展所需专业课程,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要完善人才服务政策,在股权激励、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成长激励,要在安居入学、看病就医等方面给予关心照顾,用事业、舞台、预期聚留英才。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真诚希望各位企业家坚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在技术、管理、模式、制度、营销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过硬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应对变化、抢占市场,推动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同时,也真诚希望各位企业家树立饮水思源、兼济天下的情怀,做到致富思源、义利兼顾,把企业发展壮大、个人事业成就与市中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市中区这片发展的热土成就梦想、实现价值,在推动市中区建设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黄志权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汇聚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强大合力!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了成效,保持我区服务业连续数年在三次产业占比中稳定超过50%。特别是今年,全区服务业工作实现了新跨越,区委、区政府成功获评全省、全市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从总体看,我区服务业已进入了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增强、全区在新起点、新机遇,加快推动服务业恢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坚定了信心、发挥了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精神,为加快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和新经济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新内江积极贡献市中区力量。
编辑:刘发川
-
新邵县坪上镇退役军人隆重纪念伟大领 袖…
2024.12.285863
-
韶山数万群众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诞辰1…
2024.12.275324
-
新邵县迎光乡中学:班级文化添异彩,校…
2024.12.275759
-
新邵县迎光乡教育督管办:校友荣归启新…
2024.12.275750
-
邵阳邮政多措并举,坚守思想“主阵地”
2024.12.275539
-
四川省达川区委书记倪欣强调:持续加强…
2024.12.264533
-
李志财荣登——2024 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中…
2024.12.265143
-
新邵县迎光乡教育督管办:书香润校园,…
2024.12.24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