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党网四川讯,内江市中区龙门镇甘蔗种植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追溯至 300 多年前。1716 年,记史书载福建长汀县人曾达一带着甘蔗和制糖匠人来到龙门镇,开启了内江种蔗制糖的历史,龙门镇成为内江种蔗制糖业发源地。
甘蔗制糖产业在龙门镇不断发展。内江糖业迎来发展高峰,巅峰时内江的糖坊和漏棚 “星罗棋布”,达到 3000 多家,本地的甘蔗种植面积高达 22.2 万余亩,“甜城” 美誉由此声名鹊起。但后来由于市场经济冲击、糖业支柱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内江糖业逐渐走向低谷和衰退。
新时代龙门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甘蔗产业的发展。根据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大力发展甘蔗种植,持续引进甘蔗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面积。目前,龙门镇甘蔗种植面积达 1400 余亩,预计年产甘蔗 7000 余吨 。在种植技术上,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提升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甘蔗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种植环节,还延伸到了加工和销售领域。2020 年 6 月,内江市中区正式引进甜源蔗乡农文旅产业科技示范项目,以龙门镇龙门村为核心区,建设 500 亩现代化甘蔗种植园区,规划建设古法红糖工坊、内江糖业故事馆等设施,打造成内江糖文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农文旅项目。
四川汉安糖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实施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从最初生产古法红糖、鲜榨甘蔗汁等,现在已拥有红糖玉米酥、花生酥、芝麻饼以及甘蔗酒等各类产品 20 余种,线上线下颇受消费者喜爱。除了基地种植的500 亩甘蔗,每年还要采购周边农户种植的甘蔗 2000 余吨,用来制作红糖、蔗酒,红糖年产量达 500 余吨、蔗酒 300 余吨,产值 1000 多万元。”为充分利用古镇文化资源,汉安糖草还流转闲置宅基地及闲置住宅,用于建设文旅配套设施,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户收入。
在发展甘蔗产业的同时,龙门镇党委政府推进文旅开发。和“一坊四馆”(红糖工坊、曾达一纪念馆、内江糖业故事馆、森林图书馆、甘蔗博览馆 )诠释着龙门镇制糖业发展的古往今来,让游客深入了解龙门镇甘蔗文化和制糖工艺的经历。
据了解,龙门镇党委政府在发展种植甘蔗产业上精准施策发展经济思路清。龙门村自 2022起与汉安糖草签订收购协议,目前,全村共种植甜城 21 号、甜城蜜蔗等多个甘蔗品种 200 余亩。甘蔗种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汉安糖草还为当地村民带来近 100 个岗位,每年支付劳动报酬 300 余万元 。
下一步,龙门镇党委政府继续围绕甘蔗产业做大“甘蔗甜美”文章,延伸产业链,提升甘蔗产业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让甘蔗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龙门镇党委政府:2025.4.15
党网主编:刘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