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扎拉:人民群众的脊梁

0
2016年06月27日 来自: 《西藏日报》 2482

他,在生死攸关的第一时间,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他,在大难降临的第一现场,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模范行动树起农牧区基层干部的高大形象;

  他,面对抗震救灾的第一需要,及时出现在群众面前,忠实践行着党的宗旨,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的心间。

  ……

  他,就是群众心目中永远压不倒的脊梁,拉萨市当雄县格达乡羊易村党支部书记、今年47岁的扎拉。

  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大地痉挛,山崩地裂,拉萨市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格达乡羊易村9位牧民的生命瞬间被地震吞噬。

  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扎拉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带领全村38名共产党员和群众,争分夺秒,抢救出23名被埋压的村民,并妥善安置了受灾群众。

  他,就是羊易村群众的领路人扎拉。

  1992年任羊易村党支部书记16年来,扎拉把改善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不等不靠,带领群众修路架桥,经商创业,发展牧业经济,让一个昔日地处山沟、交通信息闭塞的牧业村走出山沟,走向市场。

  他,就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优秀藏族干部代表扎拉。

  不倒的脊梁:当雄“10·6”地震发生以来,一位好支书,带领乡亲们在余震中奔波忙碌,一面鲜艳的党旗迎风招展

  10月6日,星期一。“十一”长假后的第一天。

  灾难,突如其来——

  16时30分,大地颤栗,山川扭动。在震中当雄县格达乡羊易村,顷刻间满目疮痍、废墟片片。恐慌的人群,朝各个方向涌出。揪心的哀号和裂肺的呼唤,让天地变色、草木悲吟……

  来不及犹豫,救人要紧。

  “共产党员都随我来!”党员边巴来了,接着次仁桑珠、嘎玛顿珠、加达……不到10分钟,羊易村2组13名党员全部到齐。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扎拉,是这13名党员的核心,与现场 50多名村民迅速组成了抢救队伍,转身往倒塌的房屋处跑去,一场在废墟上争分夺秒的自救行动开始了。

  “村干部都到哪儿去了?”面对情绪有些激动的群众们,扎拉响亮地回答:“我在这!都到那边去,从埋得最浅的地方挖,一定要救出所有被困的群众!”

  草原上突然静下来,恐惧、慌乱的群众镇定了许多。身强力壮的汉子爬到废墟最上面,人们自觉排成两列,砖石源源不断往后传送。

  ……

  就这样,扎拉和大伙一起用手搬开石块和椽子木,徒手从倒塌的房屋里刨出了23名被埋村民。

  一个个被埋村民得救了,可是就在这时,噩耗传来——扎拉年迈的老母亲和年仅2岁的孙女不幸遇难。

  “当时我心里特别难过,觉得对不起老母亲,因为我没去救她。但作为村支书,我看到村里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夷为平地了,群众受灾情况很严重。危难时刻,村民们更需要我这个支部书记,我不可能撇下他们不管哪!”扎拉语气坚定地说。

  面对刚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受伤群众,扎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知仅凭村里的力量是不够的,得赶紧争取时间,争取救援。

  可是,试了很多次,电话还是打不通,怎么办呢?扎拉当机立断,安排村民热杰当即骑着摩托车赶赴30多公里外的格达乡汇报灾情。

  提起扎拉 ,在地震中受重伤的羊易村村民朗杰激动地说:“要不是村支书领着乡亲们把我从废墟里救了出来,我现在可能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从来没遭过这么大的灾,幸亏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解放军亲人般的帮助。我们现在有吃的、住的,下一步就是发展生产,把被毁的家再建起来!”扎拉闭口不谈逝去的亲人,只字不提自己连日来超负荷的工作,但红红的眼睛里闪着掩饰不住的点点泪光。

  羊易村是一个纯牧业村,在这次地震中,羊易村9人遇难,其中就包括扎拉的母亲和孙女,上百间民房倒塌。

  灾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任务繁重。

  谈到恢复村里的牧业生产时,扎拉告诉记者:“幸好,这次地震没有破坏村里的草场,各家的牛、羊也没有伤亡。这些可是乡亲们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目前,全村的牧业生产开始渐渐恢复了正常。”

  “看到村里的群众开始安顿下来,生产也恢复了,我这个村党支部书记心里就塌实了。”扎拉说。

  “解放前要是遇到这么大的地震,就是不被震死,也会在震后被冻死和饿死。这次遇到这么大的地震,我们有信心恢复重建,因为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好党员。靠党和政府,有扎拉这样的好书记领着,我们一定能重新过上幸福生活!”村民加达说。

  ……

  震后第四天,在地震中遇难的扎拉的母亲和孙女后事该处理了。而正在村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扎拉,甚至没时间最后看一眼遇难的亲人。

  “扎拉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失去两位至亲和两位亲人受重伤的情况下,自始至终坚持在抗震救灾一线,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提起扎拉,当雄县县委书记薛国强赞不绝口。

  的确如此。在突发地震的危难时刻,扎拉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和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搜救受伤人员,在一次又一次余震中,又负责把灾情以最快速度送出去,强忍丧失亲人之痛,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扎拉带领一帮党员,以自己的拳拳报国之心、殷殷为民之情,以自己的勇敢、智慧和血汗,将人民群众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形成了撼天动地的力量。

  不屈的脊梁:多年来,他和村党支部就是人民群众心中的主心骨。地震中,一个好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奋力自救,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在灾区傲然挺立

  10月6日17时50分,扎拉和党员们几经周折,从地震废墟中找到了村党支部牌匾。看到沾满尘土、失而复得的牌匾,大家热泪盈眶。

  如今,那块牌匾依然高高矗立在羊易村的草原上。

  是啊,党支部的牌匾在,就意味着群众的坚强堡垒在,群众的主心骨在,群众的靠山在……

  “在危难时刻,扎拉能够挺身而出,表现出的坚强党性,不是偶然的。而是党长期坚持对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培养结出的硕果。”当雄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正如是说。

  “这次地震发生后,如果没有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如果没有扎拉书记,我们就不会得到及时的救助,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还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羊易村5组年过花甲的老人格列满怀感激。

  ……

  在群众的心中,扎拉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羊易村党支部是靠得住的主心骨。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为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针对羊易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当雄县和格达乡党委制定出台了《基层党建工作规划》。2005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配齐配强以扎拉为党支部书记的羊易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考评监督机制,大大提升了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新班子组建后,扎拉经常把村里的党员组织在一起,学习党章,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村干部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在学习中促进提高,羊易村干部中形成了“群众动动嘴、干部跑跑腿”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不断增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时光再回到2008年7月16日。

  当时,当雄县委组织部对羊易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备人选进行考察时,所有的班子成员都一致对考察组的表示,扎拉是全村群众的主心骨,如果缺了他,全村没有谁有资格能挑起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

  此时的扎拉,已经担任了10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虽然有退休的想法。但是,在党需要他的时候,在人民群众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挑起了这副重担。

  牧区党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牧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从2005年开始,扎拉带领羊易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员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立足于优化牧区党员队伍结构,将发展党员的重点向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年龄低的“双强一高一低”牧民倾斜,把牧民中思想活跃、品德好、年轻、有知识、会经营、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吸收到党内。

  2006年至今,羊易村共发展党员9名,为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壮大党在牧区的基础地位。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部署,围绕“工作机制好”,扎拉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了羊易村“五个好”创建目标和创建措施;将党员承诺制引入“三级联创”和“双向培养”之中,建立了年初定诺、年内践诺、年底评诺的工作运行机制,党员共签订承诺责任书38份;继续加大“双向培养”工作力度,在往年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2007年、2008年新确定“双向培养”对象8人,使一批基层党员和干部成为带领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小康建设业绩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标准。

  扎拉带领羊易村党支部全体成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牧业发展为重点、劳务输出为增收主要途径的经济发展思路。同时,积极做好牧民群众的思想转化工作,强化商品经济和市场意识,教育引导牧民群众克服“惜杀、惜售”的思想,走出牧场、走向市场。

  如何带好班子、抓好队伍,有效发挥支部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扎拉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10多年来的工作历程,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抓好支部自身建设,形成坚强领导核心,才能更好地以“核心”促“中心”、聚“民心”,才能提高“向心力”、凝聚“战斗力”、发展“生产力”,所以他一直把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紧紧地抓在手上不放松。

  “带出一个让党员和群众信服的好班子”是扎拉抓党支部建设的主攻方向。

  俗话说得好:“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扎拉首先做到廉洁自律,勤奋学习业务知识、实用技术,捕捉致富信息,不断增强自身驾驭工作的能力。他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必须做到:带头学习科技、学习理论、政策和法规,带头致富帮富,用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干部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这是扎拉对党员不变的要求。

  现在,虽然羊易村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可他仍要求党员干部要勤俭持家、过“紧日子”。为此,他首先做到不乱花一分钱。县乡领导来检查工作或来人办事,在招待费上从不搞超标准接待,被老百姓誉为“廉洁自律的‘抠门’书记”。

  然而,扎拉对群众却很大方,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结合“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村党支部自筹资金5万元,为2户贫困户盖了2套新房;为解决群众就业难、致富难等问题,在扎拉的带领下,羊易村积极盘活闲置资产,鼓励村里有头脑、会经营、懂管理的村民创办民营企业,大量吸纳本村劳动力。

  现在,羊易村村民创办民营企业2户,吸纳劳动力16人,每年可增加牧民收入8万元左右。

  ……

  扎拉关心牧区教育是有目共睹的。

  在一次次的党支部会议上,扎拉都会就教育的发展发表一番感想:“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更不会有发展。”“要挨家挨户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从实际上关心支持教育的发展。”

  扎拉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2004年,他通过向县财政争取资金,修建了村教育点,要来了专业教师来负责孩子的教育;他从村级集体经济中每月拿出一部分资金,认真做好贫困牧民子女上学帮扶工作;对全村贫困家庭进行补助,确保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如今,羊易村的孩子个个有学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全村有初中生35名,高中生12名,大学生2名。

  “我原来是一名长期在草原上放牧的孩子。因为家里贫穷,父母一直没有让我上学。后来,扎拉书记一次次到我家给父母做思想工作,讲明读书上学的好处,终于让父母同意让我上学。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扎拉书记,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已从西藏农牧学院毕业、在拉萨某企业工作的丹增平措发自内心感谢像父亲一样关心自己党支部书记扎拉。

  “羊易村是我们乡地理位置最偏远、交通条件最差的行政村,但羊易村党支部在全乡4个行政村党支部中是表现最好的。”格达乡党委书记巴桑加措说,“从2005年到现在,在扎拉书记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搞得红红火火,社会秩序抓得井然有序。有这么好的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很放心。”

  如今,有了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有了一位悉心为民的好支书,羊易村的牧民群众更加相信党和政府,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不朽的脊梁:20年前的那个夏天,他高举右手在党旗下宣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诺千金。20年后的今天,在他的带领下,羊易村成为草原上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1988年7月,27岁的扎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党旗下,扎拉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诺千金。为实现这一诺言,扎拉为之已奋斗20多年——

  今年61岁的羊易村二组村民嘎玛凯曲,回忆起以前的穷困日子,依然泣不成声。

  在10多年前,嘎玛凯曲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家里仅有的财产就是一顶破旧的牛毛帐篷。

  为帮助嘎玛凯曲脱贫致富,扎拉煞费苦心。刚开始的时候,扎拉从上级部门争取了1000元钱,要求嘎玛凯曲去买一些羊来饲养,没有想到,长期以来养成的懒惰习惯,嘎玛凯曲不仅没有买一只羊,而是把这些钱全部用来买了一些好吃的、好穿的。当所有的钱花完后,他一家人又陷入了贫困状态,等着政府部门的救济过日子。

  看到这一情况,扎拉没有气馁。他一次次走进嘎玛凯曲家里,从思想上消除他“等、靠、要”的思想,同时动员群众积极捐款,为嘎玛凯曲家购买了100只绵羊,并给他家盖了新房。

  通过扎拉不懈的帮扶,如今,嘎玛凯曲家已经成为全村的富裕户,一家人打心底感谢让他家重新过上好日子的好书记扎拉。

  其实,嘎玛凯曲一家的脱贫致富,仅仅是扎拉尽心尽力帮扶群众、殚精竭虑谋发展的一个缩影。

  1992年任羊易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扎拉把解决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村里的“通电、通路、通信”问题和如何改善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始终放在第一位。

  为进一步带领牧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各种“等、靠、要”的思想,扎拉每月召开一次村支部和村委会议,制定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目标,积极教育和引导村里的牧民群众从封建保守的思想状态中走出来。

  为能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扎拉自己先通过乡政府从羊八井农行信用社贷款,做起各种牲畜产品的生意,同时鼓励一些有胆略的群众做生意,并帮助他们解决资金上的困难。

  3年来,羊易村群众共贷款60多万元,有20名牧民从事畜产品交易。同时,通过村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群众们逐渐克服了“惜杀、惜卖”的旧观念,牲畜出栏率明显上升,商品率达46%。今年,羊易村牧民群众的人均现金收入将超过2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牧业要发展,牧民要增收,离不开科学技术。

  为在羊易村推广科技养殖,近年来,扎拉千方百计学习接羔育幼技术,然后回到村里培训群众。每次他从县、乡学习到的技术,都毫不吝啬地传给群众。

  2007年,扎拉从县畜牧冻精站学习了冻精配种技术后,就迅速在村里牧业条件较好的1、2、3组开始推广,使全村的牧业得以快速发展。今年又开始在4、5组推广,深受牧民群众的欢迎,都说村支书给牧民群众送了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5年前,从格达乡到羊易村30公里的路途上,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从羊易村到4组、5组,更是没有道路通行。特别是在雨季,许多牧民群众出村,要骑马过河,老人、小孩更是走不出村子。

  扎拉深深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积极组织全村178户牧民群众投入劳力1621人次,出动机动车辆52次,架便桥8座,于2007年基本解决了乡到村、村到组之间的道路交通问题。

  扎拉关心贫困群众,是出了名的。

  祖祖辈辈住在海拔4900米的4组牧民、今年72岁的嘎玛德庆至今仍没有忘记扎拉当年的倾力相助——

  羊易村4组,因为海拔高,平时这里的雪灾多、风灾多。2004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席卷了整个小组。一夜间,全组就冻死冻伤100多头绵羊。而嘎玛德庆老人家里就被冻死绵羊20多只。

  绵羊作为牧民群众的命根子,当时,全组30户、148名牧民都心急如焚。

  当群众两眼望天、深感无望的时候,扎拉带着村委会的全体干部带着由马匹、牦牛驮运的饲草料及时赶到……

  有了饲草料,嘎玛德庆家的200多只绵羊得救了,所有群众的牲畜得救了。

  看到一只只牲畜在严冬中得以延缓生命,所有的村民无不表示感激。看到村民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满身疲惫、浑身是泥的扎拉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又走进受灾群众家中,察看灾情。

  每年秋季,是牧民割草的季节。扎拉从来都要去帮助特困户等缺少劳力的家庭,亲自割草,还用自己的车子帮贫困户运草。

  这样一坚持,就是6年多时间。

  ……

  从1999年到2007年,在扎拉的带领下,全村38名党员,先后为贫困户、特困户、五保户和孤儿们进行捐款捐物36次,捐资达1.9万余元。

  作为一名村干部,就像一个大家庭的“管家婆”,事无巨细。因此,近几年,有些村干部认为,工资补助太低,提出辞职的非常多。

  但扎拉一直坚定地认为,党培养自己这么多年,而且这么相信自己,自己更应该好好的干,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扎拉书记对我们真是太好了,我们担心有一天他突然不管我们啦!”家住羊易村4组的牧民尼玛顿珠一整天都在想这样的事。

  不仅是尼玛顿珠舍不得他走,而且羊易村的群众都舍不得他走。

  已经在“村官”的职位上干了16年之久的扎拉,2008年8月,再次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

  在工作上,扎拉是一位好同志;在妻子的眼里,他却是一位不合格的丈夫。

  为了群众,扎拉可以一天天地不回家。

  2006年,羊易村安居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为在3年之内完成140多户的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扎拉亲自带队,到拉萨购买建筑材料,到采石点亲自选料……通过两年多的时间,如期完成了任务,让群众住进了舒适、卫生的安居房。而他,每每都是几过家门而不入。

  “我们每次吵架,都是因为他对家里不管不问。不过,看着群众对他工作的称赞和表扬,心里还是满高兴的。”扎拉45岁的妻子格桑虽然有些怨言,但还是全心全意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

  “看到他一天天消瘦,眼里布满血丝,我真的很心疼。不知道这次地震,他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他还能不能挺过去啊!”格桑对扎拉满心的焦虑。

  同样关心扎拉又心疼扎拉的还有他的宝贝女儿。“一直以来,爸爸都非常心疼我,自己节衣缩食,但只要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他都会想方设法满足我。只是有时他心里只有群众……”扎拉最小的女儿嘎珠说起自己的父亲,还是有一些“怨气”。

  然而,羊易村的群众却是满心欢喜:以前,人畜饮水要到1公里外的地方取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2006年,全村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喝上干净的水;以前,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如今通过建设卫星电视站,大家就能看上53个频道的丰富节目……

  这一切,都源自扎拉舍小家、顾大家,爱民、为民的公仆情怀。

  2002年至今,扎拉连续6年担任拉萨市人大代表。羊易村党支部多次荣获拉萨市、当雄县、格达乡“三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不变的脊梁:一直以来,他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面对繁重维稳重任,他因势利导,消除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草原上绽放出稳定和谐的花朵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扎拉长期认定、颠扑不破的真理。

  “西藏的稳定事关全国的稳定,牧区的稳定事关全区的稳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忠心耿耿,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扎拉这样认为,也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

  为彻底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拉果断决定:治穷先治乱。

  2002年3月,扎拉组织成立调研组,深入到村组、牧户、草场上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多层次的座谈会、分析会,梳理归纳出影响社会稳定的基本根源——

  村、组干部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还很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接羔育幼的季节把精力主要用于抓生产,稳定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稳定工作长抓不懈的意识和氛围;

  村干部对影响本村社会稳定的隐患认识不清,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抓社会稳定工作;

  维稳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单一,广度和力度均不够,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西藏历史知之甚少。

  ……

  针对调研中找出的问题,扎拉理出了一套对策。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经常性的教育——

  羊易村党支部与每个小组签订维稳责任状。从村党支部书记到组长,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心里有压力;确定“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切实抓好群防群治”的社会稳定工作思路。在具体工作中 ,扎拉经常性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使广大群众正确区分合法宗教演变史、民族发展史,从正面宣传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改革开放好,使全村群众精神奋发积极向上,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培训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团员、妇女、民兵以及宗教人士的培训;利用“3·14”事件的现实教材,进行现场说教,用血淋淋的现实揭示达赖分裂集团的罪恶本质,提高干部群众群防群治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群防群治作用的发挥——

  在羊易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建“十户联防”小组,每个小组产生一名十户长,负责本组内的联防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的格局;制定定期汇报制度,使联防人员对治安隐患或违法犯罪线索能够及时逐级上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如今,扎拉和党支部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羊易村群众的维稳意识得到提高,稳定状况明显好转。建章立制,维稳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007年夏天,羊易村1组与4组的牧民因草场发生纠纷,双方群众手持铁锹、镰刀对峙,互不相让,矛盾一触即发。

  扎拉听到急急忙忙赶来的群众报告后,就坐上儿子的摩托车赶到15公里外的现场,果断、公正地调解了双方的矛盾,避免了事态的发展,把矛盾化解在了基层。

  “扎拉书记调解矛盾公正,不偏向哪一方,我们都心服口服。”当事者嘎玛旺久如今都没有忘记当时紧张的场面。

  拉萨“3·14”事件发生后,扎拉非常担心自己的村民不明真相,出现过激行为。他及时召开村委会,排查本村外出人员,并用自己的电话连续打了上百个电话,联系在拉萨做生意的人,并一再嘱咐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必须返回本村。由于扎拉高度的政治警觉和工作到位,全村没有一名党员和牧民群众参与拉萨“3·14”事件。

  ……

  积跬步,行千里;汇小流,成江海。

  扎拉大量细致的工作,让羊易村全体村民深切体会到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就无从谈起,从而坚定了思稳定、抓稳定的决心和信心。如今,羊易村牧民群众的群防群治和自我防范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已逐步形成要我防范到我要防范的认识转变;村里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实现零记录,连续16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危安、治安案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

  “只要有党和政府,只要有像扎拉书记这样的主心骨,我们就会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会没有实现不了的重建家园、奔向小康、实现和谐的梦想!”羊易村5组组长秋塔对未来信心百倍。

  ……

  党在,希望就在。灾难降临,生命是如此脆弱,面对灾难,生命又是如此珍贵。在同灾难的搏击中,扎拉和他带领的党支部用生命雕塑的光辉形象,闪耀着人性至美、世间大爱。

  党在,希望就在。在这场空前劫难面前,扎拉和他领导的村党支部,震不倒、摇不垮,挺身而出、靠前指挥,全力组织群众抗震救灾,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地震最危险的地方去,打响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硬仗,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党在,希望就在。无论是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抑或是在重建家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牧区建设的过程中,扎拉和他领导的党支部就是给群众开辟新路的先锋,就是挺起他们胸膛的脊梁。

  如今,在当雄草原,地震后的废墟上飘扬着鲜艳的党旗,余震中挺起了坚韧的脊梁,瓦砾里树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相信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扎拉将与所有群众一道,在羊易村的这片高天厚土上,建起牧民们美丽的家园,群众的脸上,定会再次绽放灿烂的笑容……(杨正林)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简称基层党建网受全国党建文化服务中心主管,是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学习及形象作风的窗口

基层党建公告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内蒙古站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加强互联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建网10周年庆典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建党建联合体为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