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规模基金助力创新 海淀出台“创新发展16条”
1月6日,新年伊始,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大红的剪纸和灯笼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如今,中关村创业大街已成为中国双创服务资源最密集的全球创新社区。图/视觉中国
22日,中关村科学城共建联席会正式成立,海淀出台“创新发展16条”,以提升中关村创新发展效率和能级,更好地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悉,“创新发展16条”提出,海淀区每年将安排近20亿的专项资金,助力创新发展。形成1000亿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
培育千亿级领军企业
“海淀创新16条”注重创新型企业和高精尖产业结构培育,以“3×100”计划为依托,聚焦领军企业、隐形冠军和种子企业,计划3年内培育3-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千亿级领军企业,新增6家以上百亿企业。力争三年内新增10到15家“独角兽”企业,培育若干科技小巨人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此外,还将持续完善海淀创新基金体系,加强原始创新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成果转化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并购基金建设,形成1000亿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
引进顶级华人科学家
据悉,人才是“海淀创新16条”重点关注的创新要素。海淀区将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关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等创新群体,吸引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同时分领域绘制全球顶尖人才图谱,建立顶尖人才“储备池”,全球范围内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引进力度。
世界顶级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将是海淀区重点引进的合作对象。同时,通过设立“青年科学家大奖”和“创业雏鹰大奖”,加强对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在落户、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强化对人才的综合支持,3年内安排2万套人才公寓。
家门口将现“小米公园”
此次“创新16条”的亮点之一,是积极构建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形态。
海淀将通过组建规模100亿元的空间更新基金,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
“海淀创新16条”提出,拟试点建设以领军企业、著名科学家等命名的主题科技公园。未来,海淀居民的家门口将出现若干“百度公园”、“小米公园”。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科委主任林剑华介绍,主题科技公园目前正在选址,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建成。
■ 对话
海淀副区长李长萍:
打造全球创新创业者的首选栖息地
到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高新技术企业收入达到2.6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5%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中关村科学城此次发布“创新16条”有哪些考量?政策有何亮点?昨日,新京报记者专访海淀区副区长李长萍。
整合力量提升中关村创新发展效率和能级
新京报:为什么出台“海淀创新16条”?
李长萍:“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抓手,作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中关村科学城承担着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重任,此次出台“海淀创新16条”,就是为了进一步整合力量,提升中关村创新发展效率和能级,更好地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前不久闭幕的海淀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和新型城市形态,打造支撑和引领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创新型城区的新目标,此次出台“海淀创新16条”,就是为了更好地聚焦中关村科学城这个关键载体,加快实现海淀创新发展的新目标;另外,是要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加强对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的精准支持,提供更优质的综合服务,从而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创新主体在中关村科学城扎根发展。
新京报:这次政策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李长萍:“海淀创新16条”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导向的创新:坚持系统导向的全域创新,跳出园区建设范畴,从统筹推进“科学”+“城”发展的角度,统筹各部门职能,对构建新型城市形态进行了系统谋划;坚持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注重以各类创新主体为主导,以市场机制为依托,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构建多主体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格局;坚持颠覆导向的原始创新,立足于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功能定位,注重推动基础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跃升式发展;坚持服务导向的政策创新,在支持创新发展的同时,注重通过强化对企业、人才的综合服务支持,全面优化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和营商环境,打造全球创新创业者的首选栖息地;坚持开放导向的全球整合创新,坚持以开放促创新、以开放促发展,通过实施全球创新联动行动,深化跨区域和跨境创新,营造开放创新发展新局面。
海淀已形成580亿“海淀创新基金系”
新京报:专项资金安排有近20个亿,如何看待这些资金对创新企业和人才的支持力度?
李长萍:此次“海淀创新16条”中提出的近20亿专项资金,是在区级财政资金的角度做出的安排。此外,海淀还通过多种渠道支持企业和人才发展。例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三家企业合作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年度规模2400万元,支持相关主体围绕前沿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支持设立中科院科技创新母基金、北航长鹰军民融合与先进制造基金、北理工京工弘元基金,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专业机构联合设立总规模50亿的海外创新母基金,支持海外创新项目发展等,都是对企业和人才支持的方式。而截至目前,海淀已形成40余支基金、总规模580亿的“海淀创新基金系”。从这个角度讲,海淀对于支持企业和人才发展的规模是绝对不小的。
新京报: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安排?
李长萍: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海淀创新16条”与北京市相关政策衔接,整合资金和政策资源,聚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新型城市形态等重点任务,重拳出击、精准发力。
海淀“创新发展16条”部分要点
2—3家 推动一批重大科技平台和设施落地,落地建设2—3家国家实验室。
2亿元 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加强与市级支持措施衔接配套,推出市区“政策集成包”、“政策组合工具”,支持建设贯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全链条的新型研发平台。
8亿元 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聚焦支持领军企业和潜力型企业培育,形成创新型企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新态势。
5亿元 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多渠道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
2亿元 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
1000亿 持续完善海淀创新基金体系,加强原始创新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成果转化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并购基金建设,形成1000亿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
100亿 设立总规模100亿的城市空间更新基金,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
主题科技公园 试点建设以领军企业、著名科学家等命名的主题科技公园,打造科技秀场,树立科技城市新标识。
政府科学顾问 设立科学顾问、产业顾问制度,聘请全球顶尖科学家担任区政府科学顾问,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智囊作用。
“少年科学院” 联合驻区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化“少年科学院”建设,形成“两院院士+少年院士”的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2亿元 每年统筹2亿元专项资金,联合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跨国企业、投资机构,设立海外投资基金。
二维码 发布创新服务二维码,统筹全区创新服务职能,打造涵盖创新创业政策发布、创新创业政策申报、服务需求对接、审批事项办理等功能的全流程、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
-
做好红色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2024.12.235542
-
新邵县迎光乡中学:学科竞赛展风采 多元…
2024.12.236629
-
迎光乡中学:同课异构展风采,教育均衡…
2024.12.235735
-
西南科技大学熊鹰教授莅临开江中学授牌…
2024.12.215273
-
新邵县坪上镇举办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 能…
2024.12.205757
-
邵东辣椒基地青椒热销 抖音直播助力产业…
2024.12.205320
-
赧水武冈城区水运码头工程项目建设如火…
2024.12.196646
-
好“戏”“廉”唱
2024.12.19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