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动态

深挖农村人口红利 扶贫车间成乡村振兴密码

0
2018年03月14日 来自: 新华网 1988

auto_7744.jpg

  河南沈丘县永盛服饰有限公司车间内,在家闲不住的老人们到车间打零工,挣点零花钱 王林园 摄

  扶贫车间成乡村振兴重要密码

  一头连着偏远农村的妇女和老人,一头连着欧美国家的商场和柜台;一头连着东部的研发基地,一头连着遍布农村的卫星工厂。近年来,产业转移的市场风向被政府敏锐捕捉并巧妙运用,从河南、山东等地发展起来的扶贫车间星火燎原,人才和技术涌向农村、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下乡、农村土地得以盘活,新时代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找到了重要载体。

  归雁有巢,乡愁有根

  10年前,周庆强、张春华夫妇在外做汽车配件生意,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因为河南濮阳市台前县有汽车配件产业基础,周庆强在外打拼多年后,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4年,当周庆强急需土地扩大规模时,台前县政府按照相关政策批下了厂房用地。两年间,周庆强的公司规模持续扩大,还享受了政府贴息贷款50万元和5万元奖补资金。现在,这个就在村头的公司常年有20名左右的贫困户在车间务工。

  在帮助一批像周庆强的创业者的过程中,台前县政府意识到这种用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的模式是可复制的。2016年5月起,台前县仅用两个月时间,新建和改扩建扶贫车间124个,并使其迅速发挥带贫效益。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扶贫车间有效运行的载体。2017年,河南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24.74万人,累计返乡创业100.95万人,累计带动就业近600万人。

  创业者归雁有巢,就业者乡愁有根。在河南沈丘县、南乐县等地的服装类扶贫车间,在鹿邑县的化妆刷产业扶贫车间,半月谈记者看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女工,实现了“就业持家两不误”。在沈丘县刘湾镇大陈庄村的扶贫车间一楼,74岁的老人吕秀荣每天都要来几个小时,“剪线头的工作累不着人,发挥余热赚点零花钱” 。

  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扶贫车间充分挖掘了农村的人口红利,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被激活了,返乡创业者也被激活了。”

  技艺开花,幸福结果

  35岁的闫彩玲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食用菌技术,她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2017年以来,濮阳市清丰县累计投资6300多万元,在各村村头新建食用菌大棚4000余座。公司作龙头,政府来引导,贫困户既可以做股东,也可以就近就业。

  闫彩玲是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村民。2017年6月,她利用8000元到户增收资金承包了村头食用菌基地一个大棚。在驻地技术员指导下,她学会了调温调湿、定期采摘等全套技术,一个大棚种了几茬秀珍菇就赚到5000元。

  清丰县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引进了10名食用菌专业人才,保证每个基地都有1名龙头企业派驻的技术员开展全程技术指导。

  清丰县扶贫办副主任晁志轩说,该县曾有食用菌产业基础,但过去有点种植技术的人都去大城市务工了,现在技术专家下乡,懂技术的农民也愿意回乡承包大棚。县里还整合扶贫办、人社局、农牧局、食用菌办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实现对有培训需求的贫困户全覆盖。

  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濮阳市扶贫办主任李金明说:“技术人才的回流是广泛开设扶贫车间过程中出现的可喜现象,车间里有了技术,才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资本涌入,振兴有望

  王楠是台前县玉皇岭村村民,在政府引导下,王楠的公司在玉皇岭村建设了5个扶贫车间,共吸纳了70余人就业。2017年11月,王楠与长期合作的浙江某相框公司共同投资1200万元注册新公司并建设厂房及车间。

  昔日雁南飞,今朝凤还巢。上世纪90年代,河南鹿邑县张店乡的梁庆之带领十几位老乡赴深圳创业,依靠鹿邑人擅长的尾毛加工产业,当上了老板。2015年,梁庆之决定回乡投资设厂,在他的带动下,20多位在深圳创业的老乡也回来了。截至目前,103家化妆刷企业落户鹿邑。

  “雁阵效应日益凸显,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县城、农村,使鹿邑形成化妆刷生产所需的尾毛、口管、铝皮、木柄、拉丝、箱包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扶贫车间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鹿邑县委书记梁建松说。

  调研发现,扶贫车间使用的农村土地有三类:一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比如沈丘县在石槽集乡虎头村将废弃学校改造了多个扶贫车间。二是农村闲置宅基地。三是流转土地。比如清丰县建设的4000多个食用菌大棚发展食用菌产业,用的就是村民流转土地。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技术、资本向农村流动,扶贫车间是一个有益启示。

  扶贫车间当对标升级

  扶贫车间是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农村群众因为扶贫车间在生产生活上有了新变化新气象——贫困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门路,非贫农村群众有了不返贫的保障。

  但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地区扶贫车间存在环评和消防不达标、品牌建设滞后、市场风险大等问题,目前亟须警惕扶贫车间经营波动影响脱贫攻坚,亟待“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扶贫车间平稳运营。

  扶贫车间深度改变农村生产生活

  “俺脱贫啦,春节就要忙着娶媳妇啦!”23岁的范闯是河南省沈丘县石槽集乡虎头村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2016年9月他来这里上班时还是贫困户,2017年初他就脱了贫。现在他在扶贫车间干得紧张充实,于是打算趁着春节假期赶紧把婚礼办了。

  范闯脱贫得益于凯旺电子公司在农村开设的扶贫车间。近年来,凯旺电子公司在沈丘县9个乡镇开设了19个扶贫车间,吸纳800余人就业。

  扶贫车间还帮助农村群众形成稳定的生产生活节奏。29岁的武守稳是河南台前县后方乡武口村村民,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到了婚龄也没有人给他说媳妇。进入扶贫车间后,他每个月稳定收入在2000元左右,这不仅让他在2016年娶到了媳妇,还在2017年成功抱上了娃。

  “扶贫车间的工作与自己过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游荡不同,与我父亲那代人‘农忙时集中务农几个月,农闲时休息几个月’的节奏也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稳定的上下班节奏,能够让我的生活更加有规律。”武守稳对半月谈记者说。

  环保门槛要死守,安全事故须严防

  2017年,河南省濮阳市因为环评不达标关停了14个扶贫车间。濮阳市扶贫办主任李金明告诉半月谈记者,扶贫车间虽因扶贫而起,但不能因扶贫而“开口子”,环评和消防等必须达标。

  半月谈记者在豫北某县一服装类扶贫车间调研时,棉絮和羽绒毛漫天飞舞,不时会进入口鼻,而现场大部分务工妇女没有佩戴口罩等防护工具;在豫东某工艺类车间,因用胶需要,整个车间内弥漫着刺鼻的异味,而车间内近一半员工没有防护措施。消防方面,半月谈记者调研的部分贫困县服装类、家具类车间没有消防器具,而扶贫车间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业,一旦出现火情将不堪设想。

  河南省社科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刚表示,在环保、消防问题和员工劳动保障问题上,扶贫车间没有特权,所属企业负有直接责任,必须通过环评、消防手续,有相关手续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不能检查时一套,平时生产时搞另一套。

  同时,政府应把好“入口关”。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产业,而不是转移工业污染。在小微企业、扶贫车间进入农村时应严格监测,要防止鱼目混珠污染进村;日常运营中,要加强扶贫车间生产全过程监管,有污染行为和消防隐患的应及时关停整改。

  打品牌、找市场、探模式

  在内涵提升方面,群众期待扶贫车间通过创建独立品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部分扶贫车间产品品牌化建设滞后,效益低,且企业规模比较小,加工模式多为来料加工、来单加工,缺乏完整产业链,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另外,少数扶贫车间出现建成后经营困难的问题。中部某省扶贫办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有些地区没有主导产业,引进产业又有一定难度,导致扶贫车间建成后短时间内项目洽谈、入驻慢;有的车间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却没有企业入驻,项目仍在洽谈中;有的甚至还未找到具体项目,造成一建成就歇业。

  专家提醒,不能为建扶贫车间而建扶贫车间,必须在有一定产业基础、企业有意愿、有市场和劳动力需求,且群众有意愿有能力承担相关产业工作时,才能考虑开设扶贫车间。濮阳等地扶贫车间之所以初步取得成效,关键在于与当地的产业基础进行了有效结合,企业闻市场而动,政府做好服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便有了一举多得的结果。

  在外延扩展方面,李金明表示,扶贫车间不能仅仅局限在加工车间一种方式,还应包括种植车间、养殖车间等多种方式。以濮阳市的台前县、清丰县、范县为例,三县产业基础不同,台前县除了依靠汽车配件、羽绒、相框三大产业开设了大量扶贫车间外,还依靠本地养驴产业基础就近吸纳就业;清丰县依靠食用菌产业在农村广泛设立食用菌大棚;范县则莲藕产业基础较好。在各自产业基础上,均可不同程度以扶贫车间模式,服务、引导企业开设基地或车间,群众就近就业。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简称基层党建网受全国党建文化服务中心主管,是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学习及形象作风的窗口

基层党建公告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内蒙古站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加强互联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廉政教育网建网10周年庆典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建党建联合体为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