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老区长汀“治水土” 红壤荒山盛开“生态花”
深秋,闽西老区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一带山头,杂草与灌木纠缠丛生,阔叶树与马尾松和谐共长。随处可见的无患子满树黄叶,点染绿林,果实落地,长出新苗。
“这是刚刚通过验收的中石油长汀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项目,引入了枫香、含笑等17个乡土阔叶树种,套种了2000多亩无患子。”县林业局高工范小明说,“现在这片马尾松林已成为针阔各半的混交林,未来将演变为纯阔叶林。”
很难想象,这个生机勃发的森林公园,曾是寸草难长的红壤荒山。
历史上长汀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1940年,中国最早的水土保持机构——福建省研究院土壤保肥试验区在河田设立。研究人员试图治理当地的水土流失,却收效甚微,留下绝望的记载:“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树木,很少看到!”“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
1985年遥感监测显示,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长汀开始根治水土流失。当其时,《水土保持三字经》家喻户晓:“责任制,最重要;严封山,要做到。多种树,密植好;薪炭林,乔灌草……”
2000年起,福建省政府正式实施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每年扶持1000万元,根治水土流失曙光初现;2012年起,长汀贯彻落实“进则全胜”的指示精神,水土流失治理再上层楼。
如今,长汀百万亩荒山披绿,百鸟翔集,断水重流,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79.8%,水土流失率下降为7.9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封山育林、“反弹琵琶”草灌先行、老头松施肥改造、草牧沼果循环种养等科学治理手段层出不穷。“近年来,长汀着力强化先锋树种马尾松林的阔叶化改造,阔叶树占造林总面积的73.4%,增强了人工造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县委书记廖深洪说,长汀形成了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标准体系的9个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长汀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当地群众和社会力量大规模治山治水。2012年以来,全县共吸引60多家企业和个人投资1.5亿元,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种植水土保持经济树种。失去双臂的三洲镇戴坊村村民兰林金承包红旗岭荒山2000多亩,种植油茶、黄栀子等,收获了丰收的果实。
昔日的“光头山”披上绿荫,保护了水土,也留住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目前,长汀4成以上的林地开始用于林下经营,农民约四分之一的纯收入来自林业,林下经济年产值达23.5亿元,参与农户2万多户。在四都镇同仁村,村民廖炎士在200多亩竹林、松杉林里培育当地的素心兰。“兰花重返自然环境,种植成本低,根壮叶肥花香,产品供不应求。”他说,目前他直接带动了20户贫困户脱贫,下一步还要增加20多户。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受惠于生态凝成的核心竞争力,长汀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一些昔日水土严重流失地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热点,今年国庆假期,汀洲古城每天吸引3万游客。
“今年以来实体经济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县财政收入增长25.7%。”廖深洪说,“这还不包括蓄势待发的医疗器械产业,已签约引进40多家企业,都是冲着长汀的生态来的。”
-
新邵县迎光乡教育督管办:书香润校园,…
2024.12.244142
-
重走主席调研路 助推当今乡振兴
2024.12.245299
-
邵阳市第五中学第十四届体育艺术节暨校…
2024.12.244356
-
做好红色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2024.12.235568
-
新邵县迎光乡中学:学科竞赛展风采 多元…
2024.12.236649
-
迎光乡中学:同课异构展风采,教育均衡…
2024.12.235746
-
西南科技大学熊鹰教授莅临开江中学授牌…
2024.12.215290
-
新邵县坪上镇举办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 能…
2024.12.205766